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元化开放”作文教学的特征
(一)观念开放
(1)训练地位的变化。由“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主体”。过去是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和需要为文造情,写“遵命文章”;现在则要求废除教学中的命令作文、权威主义和形形色色压抑学生人格的现象,学生有命题的自主权,在较大范围内对体裁、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权,对自己文章的修改权。
(2)训练目的的变化。由“应试作文”向“为使用、需要而作文”,突出作文教学的工具性、交际性。过去考啥写啥,每学期学生总有写不完的有意义的人、事和活动,讲究以小见大,微言大义,结果学生往往习惯于重复别人的意思,宁肯说空话、假话、套话,也不愿公开表露虽然幼稚却充满真诚的富于个性的思想。训练目的的偏狭必然导致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单一化、公式化和贫乏化。
(3)心理机制的变化。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过渡。注重写作的心理准备阶段,努力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兴奋区。作文教学把调动学生内驱力、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把教写作方法、技巧放在第二位。要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二)向生活开放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的眼光从身边引向社会。现代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作文教学要强调生活、情趣两大要素。实践证明,学生精神生活越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字发展就越有动力。语言的贫乏化与生活的贫乏化是同步的,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当前要把横在课内和课外的那堵墙推到,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写作环境,扩大其智力背景,使学生有更多的窗口获得外界的信息,丰富他们的思想。把写作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之外,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参与社会的意识,有助于克服作文中的“学生腔”。
(三)向思路开放
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转化,由单一的写作视角向多视角转化。与其让学生在作文中按照现成的思路和观点敷衍成文,还不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把作文变成一种探索真理、深化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要十分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不要把中学生的作文成人化,不要把学生思维的角度一律化。否则,只能是堵塞写作思路,窒息写作活力。
(四)向口语开放
美国学者卡耐基认为,我们只利用了自己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而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首先要从有效的说话开始。说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说的训练必须要做到“口语的开放”。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不矫揉造作,不胡编乱造;其次,放开心理,使学生敢说、想说。另外,要尊重学生口语个性化和特殊化,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各有特点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特色,提高口语水平。
(五)训练方式的开放
由单一的一支笔、几页纸的训练方式向“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转化。具体应做到:既写单一的大作文,也写灵活简便的小作文;既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写若干片断组合;既写千篇一律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也引导学生写杂文、诗歌;既写命题作文,也写供材料作文和供情境作文;既可由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也可让教师“下水作文”或师生共同作文,体味甘苦,切磋得失。作文教学的内涵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千万不能用一律的刻板的训练方式将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变成一架架缺少灵性的机器。
(六)向学生开放
过去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阅、评分、评讲,整个作文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现在试行学生有命题的自主权,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审美的小天地,学生有机会直接发表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可大大增强学生参与生活和干预生活的社会主人翁感。自改、互改、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延伸作文的教学的过程,向前延伸,则强调作文的准备和酝酿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素材;向后延伸,则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能力。
二、多元化开放的作文教学中的“七个结合”
(1)作文同实际生活结合,有所为而作,有所感而作。
(2)作文同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结合,有所好而作,有所乐而作。
(3)作文同学生思考的兴奋点结合,有所思而作,有所疑而作。
(4)把课文的示范作用和报刊中学生佳作的模仿借鉴作用结合起来。
(5)把内容的社会化和形式的杂文化、散文化结合起来。杂文要求学生有深刻的思想渗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散文形式灵活,便于直抒胸臆。
(6)要把求同思维与创造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拓宽思维空间。
(7)把作文的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学科的大课堂结合起来。
前四个结合就是要使作文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思想,缩小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话可说。后四个结合就是要求作文教学应拓展时空,扩大视野,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观念开放
(1)训练地位的变化。由“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主体”。过去是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和需要为文造情,写“遵命文章”;现在则要求废除教学中的命令作文、权威主义和形形色色压抑学生人格的现象,学生有命题的自主权,在较大范围内对体裁、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权,对自己文章的修改权。
(2)训练目的的变化。由“应试作文”向“为使用、需要而作文”,突出作文教学的工具性、交际性。过去考啥写啥,每学期学生总有写不完的有意义的人、事和活动,讲究以小见大,微言大义,结果学生往往习惯于重复别人的意思,宁肯说空话、假话、套话,也不愿公开表露虽然幼稚却充满真诚的富于个性的思想。训练目的的偏狭必然导致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单一化、公式化和贫乏化。
(3)心理机制的变化。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过渡。注重写作的心理准备阶段,努力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兴奋区。作文教学把调动学生内驱力、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把教写作方法、技巧放在第二位。要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二)向生活开放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的眼光从身边引向社会。现代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作文教学要强调生活、情趣两大要素。实践证明,学生精神生活越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字发展就越有动力。语言的贫乏化与生活的贫乏化是同步的,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当前要把横在课内和课外的那堵墙推到,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写作环境,扩大其智力背景,使学生有更多的窗口获得外界的信息,丰富他们的思想。把写作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之外,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参与社会的意识,有助于克服作文中的“学生腔”。
(三)向思路开放
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转化,由单一的写作视角向多视角转化。与其让学生在作文中按照现成的思路和观点敷衍成文,还不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把作文变成一种探索真理、深化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要十分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不要把中学生的作文成人化,不要把学生思维的角度一律化。否则,只能是堵塞写作思路,窒息写作活力。
(四)向口语开放
美国学者卡耐基认为,我们只利用了自己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而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首先要从有效的说话开始。说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说的训练必须要做到“口语的开放”。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不矫揉造作,不胡编乱造;其次,放开心理,使学生敢说、想说。另外,要尊重学生口语个性化和特殊化,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各有特点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特色,提高口语水平。
(五)训练方式的开放
由单一的一支笔、几页纸的训练方式向“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转化。具体应做到:既写单一的大作文,也写灵活简便的小作文;既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写若干片断组合;既写千篇一律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也引导学生写杂文、诗歌;既写命题作文,也写供材料作文和供情境作文;既可由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也可让教师“下水作文”或师生共同作文,体味甘苦,切磋得失。作文教学的内涵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千万不能用一律的刻板的训练方式将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变成一架架缺少灵性的机器。
(六)向学生开放
过去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阅、评分、评讲,整个作文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现在试行学生有命题的自主权,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审美的小天地,学生有机会直接发表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可大大增强学生参与生活和干预生活的社会主人翁感。自改、互改、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延伸作文的教学的过程,向前延伸,则强调作文的准备和酝酿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素材;向后延伸,则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能力。
二、多元化开放的作文教学中的“七个结合”
(1)作文同实际生活结合,有所为而作,有所感而作。
(2)作文同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结合,有所好而作,有所乐而作。
(3)作文同学生思考的兴奋点结合,有所思而作,有所疑而作。
(4)把课文的示范作用和报刊中学生佳作的模仿借鉴作用结合起来。
(5)把内容的社会化和形式的杂文化、散文化结合起来。杂文要求学生有深刻的思想渗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散文形式灵活,便于直抒胸臆。
(6)要把求同思维与创造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拓宽思维空间。
(7)把作文的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学科的大课堂结合起来。
前四个结合就是要使作文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思想,缩小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话可说。后四个结合就是要求作文教学应拓展时空,扩大视野,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