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可见,在初中阶段开设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自我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创造,其中,又以实践操作能力更为突出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靠的就是“动手做”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上“动手做”教学形式的实施展开具体分析。
  1引导学生“动手做”,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并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来掌握各种科学探究的办法,最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比如在对“浮力大小同哪些因素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将一块木头放入水中,为什么在放手之后,木块仍会上浮?最后,为什么它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了?”“在这一过程中,该木块所承受的重力是否发生变化?浮力是否发生变化?”“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就“浮力大小同哪些因素相关”展开相关探讨,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就该问题设计一个实验,并于分析论证之后,积极改进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灵活选用各种实验器材来展开更深入的探究通过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的探讨与动手操作,学生亲自体验了“科学是怎样探究的”过程,比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或是教材书面说明,印象更加深刻,效果也更好。
  2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
  新时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逐渐摒弃传统板书与演示等教学手段,在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动手做”能力,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比如,在讲到“光的直线传播”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选一硬纸板,在上面用针扎出两个针孔,要求其距离在2 mm间,后将针放在纸板背面约15 cm处,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若是单眼从双孔中观察,会看到什么结果?若于两孔中再扎1孔,甚至是无数个孔,这时从孔中又会看到什么景象呢?”起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实践之后发现,从2孔中可看到2根针,从3孔中可看到3根针,孔越多,看到的针就越多,而且在观测中,通过调整人眼同纸板间的距离,其清晰度也会有所不同,而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就意识到这其实是因“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实验二指导学生取一透明玻璃杯,将其装满水,放入1枚一元硬币,后眼睛对其杯子端口,逐渐下移杯子,这时会发现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可看到两枚硬币,对此,学生必然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相关物理现象去解释整个问题,经教师指导,学生很快就发现,在这个实验中,“水杯内侧面水柱,其实被当作了凸透镜,通过其所看到的硬币其实是水面折射而成的虚像”如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此类的相关实验,必然可在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3创造“动手做”条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全面实施“动手做”教学办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条件,提供大量“动手做”的实验素材,从而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命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从而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比如引导学生设计“液体密度的有效测量”的实验项目关于液体密度的测量,以往多是将部分待测液体装入量筒中,后借助弹簧秤测量沉浸在量筒中的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进而求出液体的密度,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后得出直接用木块来取代金属块,从而将“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实验步骤省略,这样一来,不仅简化了实验的步骤,而且还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实验所需器材,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完“声现象”这一章节内容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土电话而在实验过程中,关于电话绳的选取,学生就尝试了诸如棉线、尼龙绳与铜丝等多种材料,并通过各实验所需器材的制作与合理选择,对基于不同材料的同一频率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效果,均有了较显著的认识,并将“物理办法——控制变量”灵活地用于实践中
  总而言之,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在关注学生应试成绩高低的同时,应该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初中物理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基础性科目,若能全面倡导并落实“动手做”的新型教学模式,必将对广大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必须大力推广。
  理教学过程教师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进行融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物理的创新教师要深层次地挖掘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只有将教材深层次的知识与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破原来的思维习惯,进行物理知识[JP2]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会不断地发现各种问题,教师就要让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分析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验证问题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提高物理的分析能力。
  3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物理教材编写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广泛地利用学生充分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将生活和物理相结合,从而提高物理的理解能力,能够更好地发现物理问题教师首先就要和学生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成长经历等这样,教师就能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转变理念,课堂教学讲究实效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教学要围绕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教学技巧和方法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得到扎实训练,是否得到落实,学生通过老师的教能力要有所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能得到提升这样的课堂是真实
目前,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普遍反映物理是成绩难提升,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学科之一,许多学生们通过辅导班和家教辅导效果甚微,成为中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家长们也为孩子苦恼学生久而久之就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惰性,出现一看见物理就头疼的条件反射现象,有的甚至一听到“物理”两个字就有强烈厌烦感的现象很明显这种情绪的滋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物理是中考高考的学科之一,学好它至关重要故此,本文从学生、教师、学
一楼: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许他给了你美丽的外表但没给你丰富的内心,也许他给了你丰富的内心却没给你美满的人生。所以人无完人,只有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才能
2006年11月,萨尔曼·汗将自己为侄女、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教学视频上传到了You Tube网站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此后2007年,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
物理与其它自然科学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物理习题亦体现这一特点,习题涉及语文、数学、地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知识这类习题加强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既为这些学科的学习做准备,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物理与语文的渗透[HJ135mm]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到今积淀了许多文化财富在文学知识中不断深化物理知识,活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
1 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  1.1 公式中L的含义  (1)公式中L是指摆长,即从悬点到摆球质心之间的距离.  例1 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长就是悬线长  B.摆长一定等于从悬点到摆球圆心的长度  C.单摆的回复力是单摆的摆球所受的合外力  D.单摆的回复力是摆球的重力沿切向方向的分力  解析 由摆球的摆长含义可知A、B答案均错(B答案中摆球不一定是质量均匀分布的小球,其质心不一定是在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素质教育”的内涵作出了科学而又明确的界定,即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他们爱提问题、喜欢思考、想象丰富、对新的事物有着不一般的兴趣和好奇,是培养创造学生思维的好时机物理学内容广博,既涉及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的所有奥秘,又蕴含许多生活常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故以物理课堂教学作为开发训练学生创新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研究实际问题时根据需要引入的,也是表达物理规律的基础.理解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第一步.常见的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如何准确理解,往往存在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本文对常见的一些重要概念往往出现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做一分析界定和探讨.  1 合外力  常常见一些资料上说“合外力”,大多数教师上课也说“合外力”,那到底有没有“合外力”的概念呢?在一些大学教材,如赵凯华、罗蔚茵的《新概念物理
最近我们班的学生给笔者起了一些外号“茬头”、“挑刺”起“茬头”这个外号不是因为我的头发很短,起“挑刺”这外号也不是因为我这人不宽容说来话长,这得从一个多月以前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的一节试卷讲评课说起  欲哭无泪  这是本学期以来的第一次试卷讲评课,我很重视,从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错题进行分析,找到每一位同学每个习题的错因,并进行纠错通过综合分析、整理,主要错因还是“关键词没找准、语言表达不够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切忌灌输,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当然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布设情境和任务,本文就该话题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任务的设置——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必然途径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参考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组织和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