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选准思维的“发散点”,开放学生的思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一、以问题为“发散点”
学生要打开思路,首先要跳出标准答案的局限,思考问题时不求唯一、统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思考问题,找到思维的“发散点”。
(一)向“唯一”挑战的问题
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越开阔,越易发散思维。如《三袋麦子》一课,在快结课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猪、小牛、小猴,你认为谁处理麦子的方法最好?我鼓励学生不要被一种答案限定,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赞扬。在我的鼓励下,学生有的说:“我认为小牛做得对,因为他有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懂得细水长流。”有的说:“小猪的做法好,因为粮食新鲜时吃总比霉了扔掉好。”还有的说:“我认为小猴做得对,因为他懂得资源再生。粮食只有种下地才会越来越多。”“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必要强求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呢?
(二)没有答案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可以自由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流畅性,是对“标准答案”的否定。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恐龙》这篇课文时,师生总结出科学家为恐龙起名大都依据它的特点而定时,教师出示了“蛇颈龙”的模型,问:“你能当当科学家,为它取个名吗?要说明你的理由。”虽然这一种恐龙已命名,但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处理却很好,把它定位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上。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完全放开,有的说它是“长颈龙”,因为它的颈很长;有的说它是“细颈龙”,因为它的颈非常细;也有的说它是“蛇龟龙”,因为它的颈部像蛇,身体像海龟……以这样的问题为发散点,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自主、被信任、被肯定的空间里训练了观察、概括、想象等多方面能力。
二、以感知为“发散点”
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感知阶段,接受知识时有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沸点”,还需要让他们充分感知。
(一)创设情境,达到“兴奋点”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文中的情境,深刻理解课文,激起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这一课时,可通过强烈的对比来创设情境。先以多媒体展示以前的瀑布壮观的景象,配以感情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瀑布的雄伟,再出示现在行将枯竭的瀑布的图片: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怎样?有的说,要痛斥巴西人民破坏环境的行为;有的说,要吸取沉痛教训,治理环境,重现瀑布雄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把课堂气氛又推上了另一个高潮。
(二)朗读感知,达到“沸点”
学生因朗读而被课文打动,将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就是朗读中的“沸点”。以此为发散点,可以一举多得。
《九寨沟》一文的文质优美,特别是描写瀑布的一段,更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心。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瀑布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我抓住这个“沸点”,让学生描述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争相发言:“看到这么雄伟的瀑布,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宛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充分朗读能激发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创造,在此基础上再加工、想象,丰富语言积累。
三、以“教学空白”为“发散点”
想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在教材中,常有一些精彩之处存在“教学空白”,若能以此为发散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庐山的云雾》一课,第三自然段末有“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一句。我在教学时,就抓住了这个空白,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
师: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变化呢?你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来描绘一下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生: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转眼间就变成了奔腾在大草原的白马。
生: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翱翔蓝天的信鸽,转眼间就变成了引吭高歌的丹顶鹤;明明是仙女手中的一缕飘带,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顶可爱的小白帽。
……
这段教学设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运用了迁移、模仿,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在苏教版的课文中比比皆是。如《水上飞机》这课的第七自然段末的省略号,可以让它发挥两个作用: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水上飞机的种类和用途,课上让学生用儿童化的语言向其他学生介绍。2.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摈弃一些思维定式的做法,多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开放学生的思路,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责编侯艳星)
一、以问题为“发散点”
学生要打开思路,首先要跳出标准答案的局限,思考问题时不求唯一、统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思考问题,找到思维的“发散点”。
(一)向“唯一”挑战的问题
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越开阔,越易发散思维。如《三袋麦子》一课,在快结课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猪、小牛、小猴,你认为谁处理麦子的方法最好?我鼓励学生不要被一种答案限定,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赞扬。在我的鼓励下,学生有的说:“我认为小牛做得对,因为他有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懂得细水长流。”有的说:“小猪的做法好,因为粮食新鲜时吃总比霉了扔掉好。”还有的说:“我认为小猴做得对,因为他懂得资源再生。粮食只有种下地才会越来越多。”“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必要强求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呢?
(二)没有答案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可以自由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流畅性,是对“标准答案”的否定。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恐龙》这篇课文时,师生总结出科学家为恐龙起名大都依据它的特点而定时,教师出示了“蛇颈龙”的模型,问:“你能当当科学家,为它取个名吗?要说明你的理由。”虽然这一种恐龙已命名,但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处理却很好,把它定位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上。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完全放开,有的说它是“长颈龙”,因为它的颈很长;有的说它是“细颈龙”,因为它的颈非常细;也有的说它是“蛇龟龙”,因为它的颈部像蛇,身体像海龟……以这样的问题为发散点,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自主、被信任、被肯定的空间里训练了观察、概括、想象等多方面能力。
二、以感知为“发散点”
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感知阶段,接受知识时有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沸点”,还需要让他们充分感知。
(一)创设情境,达到“兴奋点”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文中的情境,深刻理解课文,激起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这一课时,可通过强烈的对比来创设情境。先以多媒体展示以前的瀑布壮观的景象,配以感情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瀑布的雄伟,再出示现在行将枯竭的瀑布的图片: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怎样?有的说,要痛斥巴西人民破坏环境的行为;有的说,要吸取沉痛教训,治理环境,重现瀑布雄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把课堂气氛又推上了另一个高潮。
(二)朗读感知,达到“沸点”
学生因朗读而被课文打动,将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就是朗读中的“沸点”。以此为发散点,可以一举多得。
《九寨沟》一文的文质优美,特别是描写瀑布的一段,更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心。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瀑布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我抓住这个“沸点”,让学生描述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争相发言:“看到这么雄伟的瀑布,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宛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充分朗读能激发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创造,在此基础上再加工、想象,丰富语言积累。
三、以“教学空白”为“发散点”
想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在教材中,常有一些精彩之处存在“教学空白”,若能以此为发散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庐山的云雾》一课,第三自然段末有“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一句。我在教学时,就抓住了这个空白,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
师: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变化呢?你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来描绘一下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生: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转眼间就变成了奔腾在大草原的白马。
生: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翱翔蓝天的信鸽,转眼间就变成了引吭高歌的丹顶鹤;明明是仙女手中的一缕飘带,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顶可爱的小白帽。
……
这段教学设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运用了迁移、模仿,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在苏教版的课文中比比皆是。如《水上飞机》这课的第七自然段末的省略号,可以让它发挥两个作用: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水上飞机的种类和用途,课上让学生用儿童化的语言向其他学生介绍。2.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摈弃一些思维定式的做法,多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开放学生的思路,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