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堂实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升力怎样产生的.
  (3)尝试性解释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关的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学会运用归纳、类比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所产生现象的美妙,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难点: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每个小组薄纸片2张,纸条2根,吸管2根,玻璃瓶1个,玻璃水杯2个,漏斗1个,乒乓球2个,竹筷一双,吸水纸若干,水槽1个,大注射器1个,泡沫塑料(小船样)2块;教师准备伯努利实验器材,飞机模型(模拟空洞实验).
  多媒体材料:国庆60周年阅兵式视频(飞机飞行表演片断),机翼横截面图片,欧洲灰雁飞行情况图片.
  四、课堂教学流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式》飞机飞行表演片断.
  生: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式》飞机飞行表演.(不时惊叹、感动、赞美,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生:激动,(为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激动)自豪.(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师:想不想飞上蓝天?
  生:想!(跃跃欲试)
  师:想不想知道飞机是怎样飞上蓝天的?
  生:想!(兴趣更浓)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飞机是怎样飞上蓝天的,以后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蓝天翱翔了,我们要学的内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激发兴趣,实验探究
  师:我们的祖先在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时,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鸟儿一样,拥有一双翅膀,在空中自由翱翔、俯瞰大地.勤劳、勇敢而智慧的祖先们正是这样去不断探索的,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付出许多汗水,甚至鲜血,终于梦想成真!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让知识的翅膀更强更硬,飞得更高更远.
  师:气体和液体不流动时,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气体和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于受重力作用,同时又具有流动性产生的.
  师:很好!同学们压强的知识学得不错.气体和液体统称流体.那么当液体和气体流动时,其内部压强又是怎样的呢?
  生:猜想,议论纷纷.
  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师:我们先探究气体流动时内部的压强.
  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在所给的器材中选取适当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把实验探究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并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过程中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互换角色,合作完成.
  生:积极参与,小组内成员分工合理,有设计方案的,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现象的,也有借鉴其它小组方法的.(教室内异常热闹)
  师:积极参与其中,在组间来回巡视,对设计和探究有困难的小组进行适当引导.
  生1:把两张纸竖直平行放置,向两张纸中间吹气,观察并记录现象.(参照教材165页图8-55)
  生2:把纸条先置于嘴唇下方,纸条自然下垂,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吹气,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探究简单,但有新意,且切合主题)
  生3:把乒乓球置于漏斗下方放手,然后向下吹气后再放手,观察并记录现象.(有创意,技巧性要强一些,学生多次试验后才成功)
  生4:将两只玻璃杯口对口,杯口略向上且留一定的缝隙,其中一只杯里有一乒乓球,对着缝向前吹气,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设计新颖,有说服力)
  生5:把两个乒乓球静放在两支竹筷上,中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用吸管向两乒乓球中间吹气,观察并记录现象.(参照教材163页图8-50)
  生6:在一个玻璃瓶中装一定量的水,把A吸管竖直插入水中,B吸管横放在A吸管上端管口处,向前吹气,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设计参照教材164页图8-52,该实验效果好,吸引力强,极具感染力)
  师:同学们探究得很认真,实验很成功,效果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大家展示?
  生:向两张竖直平行放置的纸中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拢.说明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变小.(连吹了两次,两张纸都靠拢了,小组代表展示,非常神气,很有成就感)
  师:效果很明显,结论很正确!请下一个组努力.
  生:用吸管向静止的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靠拢了,说明两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师:很棒!请继续.
  生:向置于嘴唇下方的纸条沿水平方向吹气,纸条被吹了起来,说明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HJ1.3mm]师:同学们都很棒,在气体中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什么?
  生: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但只对气体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说服力还不够,我们还要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探究.
  2.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师:液体压强与流速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想可能和气体的情形相同.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这很不错,还是用实验来说话,大家探究一下吧.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在所给的器材中选取适当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把实验探究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并在组内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生:在水槽中放入两塑料小船,用注射器向两小船的中间喷水,观察并记录现象.(参照教材163页图8-51)
  师:在小组间巡视,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充分探究后,请同学们展示一下探究成果.
  生:在两小船中间喷水,两小船向中间靠拢,说明两小船中间的水在流动时,压强减小了.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正确.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TP5CW48.TIF,Y#]
  师:展示伯努利实验装置(图1),介绍它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演示之前,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当管中的水不流动时,A、B、C三管中的水柱高度如何?
  生:三个管中水柱一样高.
  师:运用了什么原理?
  生:连通器的原理.
  师:若管中的水发生流动,A、B、C三管中水柱的高度哪个最低?先猜一猜.
  生:积极猜想.
  师:演示,让水从装置的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结果B管中的水柱最低.
  生:惊讶!我猜的是B管中的水柱最高.
  师:分析一下原因.
  生:B管下端的横管要细一些,水流过时流速快,B管的压强减小,因而B管的水柱最低.
  师:分析得正确.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液体压强与流速是什么关系?
  生:在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很棒,我们对液体和气体都做了大量的实验探究,那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什么?
  生: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3.物理与生活
  师: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关的例子.
  生1:火车站站台安全线.
  生2:跑车的尾翼.
  生3:汽车高速驶过后总是尘土飞扬.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以上例子.
  生:激烈讨论,积极展示.
  4.飞机的升力
  师: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
  生:积极思考.
  师:演示飞机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飞了起来.
  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师:展示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片,请同学们分析飞机升力产升的原因.
  生:动手画图,积极讨论,认真分析,形成结论.
  师:请小组展示你们的成果.
  生:我们组分析讨论认为,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空气流过机翼上方的速度比下方快,存在向上的压强差,产生升力.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充分,总结到位,结论正确.
  生:鸟滑翔时翅膀的形状与飞机的机翼相似,上凸下平,飞机的制造应该是仿照了鸟的飞行原理,它们都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知识.
  师:你真了不起,观察分析得这么仔细,善于分析问题.
  生:自豪.
  师:灰雁巧胜大自然.
  课件展示:灰雁正在空中自由翱翔.突然天气变得异常恶劣,这一高度的空气流动很快,非常不稳定,灰雁需要降低高度以摆脱不利的环境.灰雁怎样做才能迅速降低高度呢?
  生:积极讨论.
  师:来回巡视,了解情况.
  生1:快速扇动翅膀.
  生2:头朝下,急速转身.
  师:根据灰雁翅膀的形状改变来考虑.(提示)
  生:我知道了,把身体翻转过来.
  师:你真是天才,灰雁就是这样做的.
  课件展示:灰雁身体翻转180度的图片.只见灰雁头朝上,身体朝下,以一种怪异的姿态继续飞行,灰雁用它的智慧,以特技神奇地战胜了大自然.
  (三)总结提炼,课堂展示
  师: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形有什么好处?
  生:有利于减小阻力.
  师: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生:组间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汽车的外形大体是上凸下平,空气流过汽车上方的流速快,压强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
  师:同学们分析总结得很对,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减小,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汽车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能超速行驶.(渗透法制教育)
  (四)学以致用,课外拓展
  师:记住惨痛的教训,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难“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历史,探索海难奥秘,揭示事故真相,要求写一篇科技小论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下节课展示.
  五、点评
  课堂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几个实探究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自主设计、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总结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引导,充分体现了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分析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变小,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车辆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超速行驶,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期刊
于丹说,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本真的快乐,与物质无关,而是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你的“快乐物质比”是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个词“课堂互动”,那么究竟什么是“课堂互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互动的效果?以下我们便做简要的阐述.  1课堂互动的概念剖析  在了解课堂互动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互动”?“互动”是一个非专有名词,在不同的学科中都有不同的定义和内涵.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较早地阐述互动的概念,说明物体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用以解释能量守
1开放性问题的涵义  开放性问题常指结构不严谨的问题,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一般情况下,每一个问题的构成含条件、目标、途径三个要素,封闭性问题是目标清楚、解决途径单一的问题,称为结构良好问题.这类问题旨在巩固学生对某个概念、原理或规律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留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不大;如果条件和目标明确而解决途径有多条,或条件和目标不确定且解决途径未知,则问题的结构不完整,这种问题称为
1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能描述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难点:(1)区分晶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创造性人格,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创造性人格的主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研究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影响深远.因此,必须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本文作者结合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给读者呈现文章内容的第一个视点。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对于每一位参与写作的学生而言,好的命题犹如一支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广,得到专家、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同.新课改中物理学科一改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状况,突出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所需要形成的研究能力.  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能对现实的现象赋予意义的理解;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需要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主动参
1.在动词的后面加后缀-er,构成名词,表示执行这个动作的人。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