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中专生在生理、心理上承受的负荷是有所不同的。在体育教学中,中专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具有与自己的专业相适应的特点。中专生一般十七八岁,兴趣、爱好趋于稳定,已不满足被动,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而现在的体育课程教学很大程度地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所以改革体育教学,搞好中专体育教学势在必行。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专业特点及客观条件,选择锻炼内容(要求每位学生要选择一至二项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学好技能、养成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制订锻炼计划,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自练能力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养身、健身为目的的自我保养、自我监督的卫生保健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明白,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其宗旨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学习运动技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炼。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形美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场面,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其学习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要利用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做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熟悉一个人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实现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尊,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子,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4.注重能力培养,发挥社会功能,以顺应未来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专业工作能力,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抗耐力强度、抗力量强度的能力及克服困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思维能力、快速判断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一定运动量、一定难度而经过努力能达到的项目内容。
5.导入游戏,活跃气氛
给中专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可以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体委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中专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习倾向有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也起到了整备活动的辅助功效,活跃了课堂气氛。
6.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要多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发现、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办代替。
7.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跑”和“提速火车”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課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8.重视学生的体验
在教学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时,教师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专业特点及客观条件,选择锻炼内容(要求每位学生要选择一至二项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学好技能、养成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制订锻炼计划,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自练能力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养身、健身为目的的自我保养、自我监督的卫生保健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明白,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其宗旨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学习运动技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炼。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形美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场面,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其学习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要利用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做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熟悉一个人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实现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尊,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子,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4.注重能力培养,发挥社会功能,以顺应未来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专业工作能力,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抗耐力强度、抗力量强度的能力及克服困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思维能力、快速判断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一定运动量、一定难度而经过努力能达到的项目内容。
5.导入游戏,活跃气氛
给中专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可以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体委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中专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习倾向有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也起到了整备活动的辅助功效,活跃了课堂气氛。
6.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要多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发现、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办代替。
7.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跑”和“提速火车”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課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8.重视学生的体验
在教学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时,教师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