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对生活现象的描摹,常常会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并通过一定的表达技巧与生动的语言来表现。因此,小说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探索人物形象的过程。还原法是探索人物形象特征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情节还原,厘清脉络,了解冲突
小说与生活的不同,就在于小说充满着“情节感”,因此,采用情节还原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更深刻。
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还原故事情节入手展开阅读。首先让学生梳理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然后,让学生围绕着“半截蜡烛”按图索骥,说说小说主要围绕半截蜡烛写了哪些事件,最后,教师再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出“點燃—吹熄—重新点燃—端起—夺回—端起—熄灭”的情节脉络图。这样一来,本来一篇长长的小说就被还原成了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情节脉络图。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围绕着这些故事情节,小说是怎样一波三折地展开的?就这样,把小说教学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借助板书或者课件中的情节脉络图对文本内容进行还原,突出了小说中情感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无论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波三折,人物的性情都是随着不同环境的波动而变化的,是矛盾冲突体现的结果。
二、人物还原,走近人物,丰富认识
在情节还原以后,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产生的格局基本上趋于融合,这对让学生借助矛盾冲突了解人物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搜集跟人物形象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得人物形象的更多信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如《爱之链》一文中的人物主要有“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三个。文中对于这三个人物形象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虽然不多,但是穿透力极强,并且人物也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乔伊:因工厂倒闭心里很凄凉→面带微笑帮助老妇人→愣住
老妇人:看到乔依紧张地闭上眼睛→满脸感激→留钱离去
女店主:极度疲劳→面带微笑为老妇人服务→潸然泪下
这个变化的过程,只有经过细细品读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不妨采取还原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果没有乔依的乐于助人,也就没有老妇人给女店主的帮助,这种爱的链条也就不可能衔接上,同样,正是因为有了乔依、老妇人等良好精神品质的体现,才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爱之链。
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使学生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人性还原,透过本质,深度感受
在小说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通过对人性本质的探讨,探究出世道真情,促进学生良好社会观、价值观的形成。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主人公林冲是梁山108条好汉之一。在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进行还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借此让学生体会到好汉的真性情,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好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品质“行侠仗义,乐善好施,豪气干云……”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品质。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最大魅力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社会百态以及历史事件等的描摹来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还原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形象的探索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情节还原,厘清脉络,了解冲突
小说与生活的不同,就在于小说充满着“情节感”,因此,采用情节还原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更深刻。
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还原故事情节入手展开阅读。首先让学生梳理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然后,让学生围绕着“半截蜡烛”按图索骥,说说小说主要围绕半截蜡烛写了哪些事件,最后,教师再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出“點燃—吹熄—重新点燃—端起—夺回—端起—熄灭”的情节脉络图。这样一来,本来一篇长长的小说就被还原成了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情节脉络图。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围绕着这些故事情节,小说是怎样一波三折地展开的?就这样,把小说教学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借助板书或者课件中的情节脉络图对文本内容进行还原,突出了小说中情感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无论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波三折,人物的性情都是随着不同环境的波动而变化的,是矛盾冲突体现的结果。
二、人物还原,走近人物,丰富认识
在情节还原以后,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产生的格局基本上趋于融合,这对让学生借助矛盾冲突了解人物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搜集跟人物形象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得人物形象的更多信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如《爱之链》一文中的人物主要有“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三个。文中对于这三个人物形象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虽然不多,但是穿透力极强,并且人物也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乔伊:因工厂倒闭心里很凄凉→面带微笑帮助老妇人→愣住
老妇人:看到乔依紧张地闭上眼睛→满脸感激→留钱离去
女店主:极度疲劳→面带微笑为老妇人服务→潸然泪下
这个变化的过程,只有经过细细品读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不妨采取还原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果没有乔依的乐于助人,也就没有老妇人给女店主的帮助,这种爱的链条也就不可能衔接上,同样,正是因为有了乔依、老妇人等良好精神品质的体现,才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爱之链。
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使学生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人性还原,透过本质,深度感受
在小说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通过对人性本质的探讨,探究出世道真情,促进学生良好社会观、价值观的形成。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主人公林冲是梁山108条好汉之一。在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进行还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借此让学生体会到好汉的真性情,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好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品质“行侠仗义,乐善好施,豪气干云……”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品质。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最大魅力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社会百态以及历史事件等的描摹来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还原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形象的探索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