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师面对课改的挑战与学科内容的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深入研究,进行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研究意义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是一种对教学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赏的追求.
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是既全面发展学生又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表现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为学生树立了探求知识的典范.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性反思为基础,是借助行动研究的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发展教师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
二、教学反思的撰写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剖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可使教师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丰富自我素养,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优化教学,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效补充.
1.写一堂课的得意之处
(1)写自己的教学机智.一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和教师的得意之处: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实验设计的成功,或学生“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只要不断积累和归类整理,教师就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写学生的创新和独到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感”在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2.写一堂课中的不足
即使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难免会出现处理不当、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动不够等情况.教师应及时、客观地加以记载,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研究解决的方法.
三、构思“再教设计”
一堂课完成后,我们应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课堂的效率如何,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实施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构思“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养成终身学习,终生反思的习惯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斯腾豪斯提出“教师解放”的思想,认为教师要实现自身解放,摆脱“遵照执行”的被动局面,回避家长的制作风和极权论,就必须能够专业自主.而通向解放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总之,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有话言长,无话语短.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
教师面对课改的挑战与学科内容的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深入研究,进行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研究意义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是一种对教学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赏的追求.
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是既全面发展学生又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表现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为学生树立了探求知识的典范.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性反思为基础,是借助行动研究的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发展教师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
二、教学反思的撰写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剖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可使教师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丰富自我素养,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优化教学,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效补充.
1.写一堂课的得意之处
(1)写自己的教学机智.一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和教师的得意之处: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实验设计的成功,或学生“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只要不断积累和归类整理,教师就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写学生的创新和独到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感”在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2.写一堂课中的不足
即使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难免会出现处理不当、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动不够等情况.教师应及时、客观地加以记载,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研究解决的方法.
三、构思“再教设计”
一堂课完成后,我们应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课堂的效率如何,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实施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构思“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养成终身学习,终生反思的习惯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斯腾豪斯提出“教师解放”的思想,认为教师要实现自身解放,摆脱“遵照执行”的被动局面,回避家长的制作风和极权论,就必须能够专业自主.而通向解放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总之,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有话言长,无话语短.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