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营造轻松课堂、有效课堂的秘方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导入激趣,抓住学生的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争取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在学习《海上日出》时,首先问学生,你们可能看过日出,可是你们看过海上日出吗?然后让学生欣赏海上日出的图片,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意境当中。这个导入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我认为,导入时我们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适当讲个故事,说个笑话,提个问题,设个悬念,讲则奇闻趣事,展示精美画面……不管怎么做,都要做到有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开展比赛,调动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加竞争,参与比赛。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如在学习生字时,比比谁学得快,认得多,谁组的词语好;在朗读课文时,比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比谁的发言有创意,谁总结得精彩;在辩论时,比比谁的见解有价值……
  三、灵活多变,与实践相联系
  蔡元培说:“我们的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以往的语文课我们教得千篇一律,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兴趣可言。要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思维活跃,思路广阔。如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会,小小辩论会,讲故事比赛,课前三分钟演讲……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去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加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随机应变,适时激趣
  有的时候,课堂的生成是我们所料不及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随机应变,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联系实际、因势利导,适时激趣。记得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至,学生们根本无心听课,都朝窗外看。此时,我灵机一动,干脆请大家到窗前看雨景,随即布置:“同学们,请大家边看雨景,边描绘出你看到的景象,记住一定要运用描写雨景的词语或诗句呦!写完以后我们比一比看谁观察得细致,写得好。”学生们兴趣高涨,看看写写,写写看看。在汇报时,真是妙语连珠,什么“雷雨交加、乌云翻滚、倾盆大雨、雨似急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就这样上了一堂精彩的作文课。在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细致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杨林中心校)
其他文献
区域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数学活动也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为何不能打破这道墙,使两种活动相融合,进行互补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出了学习与教学的基本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美术鉴赏课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为造就合格的人才服务。一个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审美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受社会欢迎的人。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精心备课,预设精彩课堂  一节鉴赏课,好的开头是关键,教师应该注意讲究导课的艺术。比如短小的故事,有趣的新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都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现象都在悄然变化,如今语文课堂变活了,
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喜欢自我展现,注重自身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然而,当代急剧变革、观念多元的社会文化让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种种的迷茫与冲突,加之
去年暑假后,我奉命半路接班,再一次当上了班主任。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初一是培养习惯,初二是巩固习惯。但是一上任,我就感到这个班的学生在初一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发挥诗词所蕴涵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呢?  一、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  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诗词中蕴涵深厚的文化,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学习、背诵,
做无定法,但可择法,亦可创法.教师应勇于抛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学生也可以对书本的实验操作过程提出问题,进行改革.
儿童的认知发展必须要经过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弱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亦是如此,只是速度较正常儿童要慢得多。而通过强化操作学习,能使弱智学生建立清晰深刻的表象。表象是认知思维的桥梁,表象又是形象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是表象的分析与综合。因此,操作学习符合弱智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顺序。  如,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像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管理者.我们所做的工作不再是对学生管手管脚,强化对学生的控制,而是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出发,运用多种多样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