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材叙述严谨、简洁,略去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规律,在教材中没有做系统具体的介绍,而是隐含于数学知识的躯干之间,有赖于在教师挖掘、点拨及提炼下,由学生去领悟、吸收、应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改变照本宣科做法,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概念的发生过程、性质定理的发现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数学思路的形成过程。为此,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特点
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想、讨论、说理、归纳、应用”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等,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研究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因而“探究教学”又称为“探究学习”;同时,探究教学又强调教师的引导、启迪作用,所以,“探究教学”又称为“引探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的功能、学生“探”的特征,体现是比较明显的。具体特点包括:
1.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学的重点不是结论,而是探究过程,传统的结论式、灌输式的教学是与现代教学相悖的。
2.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善于把自己的探究方法、探究能力“迁移”给学生,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善于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递进的探究策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探究的能力,分层次地开展探究活动,分层次地达到探究目标。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二、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追根溯源,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思维演绎、思维要点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结论总结、归纳过程的探究。这种探究活动大体包括五个阶段,下面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说明课堂教学中探究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情况: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应先与学生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虑,逐渐造成认知冲突,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了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2.尝试探索,形成猜想、假设
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呢?”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3.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验证猜想或假设
从实践中获得的结论和从数学演绎得来的结论,两者是否一致?也就是说,要将通过操作、观察等直观手段得到的表象知识,经过理论的推敲加以验证,然后成为学生“发现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中,为了验证上面的猜想,我先请同学们讨论:说明三线重合的初步构想。有学生提出,如果将三条线段都画出来,要说明它们是否重合,好像有些讲不清楚,能否可以先画其中的一条,然后去想办法说明它就是另外的两条?根据这个思路,我请同学们画出顶角平分线AD,借助于操作(将△ABC沿AD翻折),并运用前面刚刚学习过的轴对称的性质,经过同学们的一番积极探索和热烈讨论,可以顺利完成上述问题的说理验证。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操作说理过程,还能推得的等腰三角形的其他重要性质(等边对等角)等等。
4.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在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或假设,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的概念,以丰富原有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增长提供新的认知基础。在探究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的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对有关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作进一步的整理.特别是对角的有关性质进行深入地探究,提出了思考:等腰三角形除了两个底角相等之外,角之间还具有怎样的关系?(内角和为180°)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具有一个新的认识。
5.运用知识,巩固探究结果
学生能否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展开和压缩,是否能有机地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循规蹈矩,缺乏创造性。而学生初涉所学内容,思维又具敏捷性和多向性,在思想方法上往往会独具一格,另辟蹊径。在本课知识应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由学生编题的方法,让同学们尽情遨游在数学思维的王国,结果编出了许多有丰富内涵的题目。现引录如下:
(1)简单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题目:
①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是顶角,∠A=40°,求∠B。
②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是顶角,∠A ∠B=110°,求∠A,∠B,∠C的度数。
(2)由减少条件限制而得的发散型题:
③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为50°,求∠C和∠B的度数。
④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已知一个内角为70°,求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
(3)运用代数中的方程思想,解决几何的计算问题:
⑤△ABC中,AB=AC,∠A=(5x-10)°,∠B=(2x 10)°,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⑥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2∠B,求△ABC三个内角的度数。
(4)条件不完整或者不规范的题目:
⑦△ABC中,∠B=45°,求∠A,∠C的度数。
⑧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30°,求∠DAC的度数。
显然此类题缺少条件,不能求解。
(5)有所创新的题目:
⑨已知AB=AC,BD=CD,且∠A=50°,线段AD=10cm,求∠BAD的度数和BC边上的高。
⑩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B为60°,问∠A与∠C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它们是几度?如果不相等,那么它们分别为几度?
该类题的编写,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通过编题,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性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发展。
一、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特点
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想、讨论、说理、归纳、应用”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等,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研究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因而“探究教学”又称为“探究学习”;同时,探究教学又强调教师的引导、启迪作用,所以,“探究教学”又称为“引探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的功能、学生“探”的特征,体现是比较明显的。具体特点包括:
1.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学的重点不是结论,而是探究过程,传统的结论式、灌输式的教学是与现代教学相悖的。
2.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善于把自己的探究方法、探究能力“迁移”给学生,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善于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递进的探究策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探究的能力,分层次地开展探究活动,分层次地达到探究目标。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二、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追根溯源,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思维演绎、思维要点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结论总结、归纳过程的探究。这种探究活动大体包括五个阶段,下面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说明课堂教学中探究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情况: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应先与学生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虑,逐渐造成认知冲突,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了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2.尝试探索,形成猜想、假设
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呢?”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3.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验证猜想或假设
从实践中获得的结论和从数学演绎得来的结论,两者是否一致?也就是说,要将通过操作、观察等直观手段得到的表象知识,经过理论的推敲加以验证,然后成为学生“发现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中,为了验证上面的猜想,我先请同学们讨论:说明三线重合的初步构想。有学生提出,如果将三条线段都画出来,要说明它们是否重合,好像有些讲不清楚,能否可以先画其中的一条,然后去想办法说明它就是另外的两条?根据这个思路,我请同学们画出顶角平分线AD,借助于操作(将△ABC沿AD翻折),并运用前面刚刚学习过的轴对称的性质,经过同学们的一番积极探索和热烈讨论,可以顺利完成上述问题的说理验证。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操作说理过程,还能推得的等腰三角形的其他重要性质(等边对等角)等等。
4.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在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或假设,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的概念,以丰富原有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增长提供新的认知基础。在探究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的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对有关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作进一步的整理.特别是对角的有关性质进行深入地探究,提出了思考:等腰三角形除了两个底角相等之外,角之间还具有怎样的关系?(内角和为180°)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具有一个新的认识。
5.运用知识,巩固探究结果
学生能否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展开和压缩,是否能有机地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循规蹈矩,缺乏创造性。而学生初涉所学内容,思维又具敏捷性和多向性,在思想方法上往往会独具一格,另辟蹊径。在本课知识应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由学生编题的方法,让同学们尽情遨游在数学思维的王国,结果编出了许多有丰富内涵的题目。现引录如下:
(1)简单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题目:
①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是顶角,∠A=40°,求∠B。
②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是顶角,∠A ∠B=110°,求∠A,∠B,∠C的度数。
(2)由减少条件限制而得的发散型题:
③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为50°,求∠C和∠B的度数。
④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已知一个内角为70°,求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
(3)运用代数中的方程思想,解决几何的计算问题:
⑤△ABC中,AB=AC,∠A=(5x-10)°,∠B=(2x 10)°,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⑥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2∠B,求△ABC三个内角的度数。
(4)条件不完整或者不规范的题目:
⑦△ABC中,∠B=45°,求∠A,∠C的度数。
⑧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30°,求∠DAC的度数。
显然此类题缺少条件,不能求解。
(5)有所创新的题目:
⑨已知AB=AC,BD=CD,且∠A=50°,线段AD=10cm,求∠BAD的度数和BC边上的高。
⑩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B为60°,问∠A与∠C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它们是几度?如果不相等,那么它们分别为几度?
该类题的编写,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通过编题,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性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