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合作学习应从小学课堂开始培养。本文开篇先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分析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接着从方法论的角度,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案例来分析与思考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必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然后做练习巩固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在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新课改的实施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改为主动,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分享交流、共同分析论证,进而达到学习目标,既能培养探索精神,又能有效实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合作学习的开展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第一,小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开展合作学习时与预设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不够热烈,合作缺少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觉得没有讨论的必要,没有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想法。小组合作没有真正落实,成为一种表面形式。第二,即使看似进入合作的气氛,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包括对公式概念等的理解不深刻,因此不能有效深入地进行合作交流。第三,一些学生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有些学生精神不集中,发呆走神,或者虽然表面上看似在认真地讨论,但实际上谈论的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造成课堂散漫,纪律性差。
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3.1有效分组,形成小组互助合作力
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果仅是靠按座位进行随机分组,合作效果可能不明显,不能让学生互相学习,且如果分到的小组成员都是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合作学习可能进行不了。因此应该根据其学习成绩高低,智力,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先以座位相邻为基础,再结合各种因素进行搭配,男女生搭配也要均匀。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小组作用。比如善于计算的学生,能将诀窍分享给组内其他学生,共同提高计算能力。总而言之,分组既要在人员数量上合理分配,同时也要保证小组成员在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上合理搭配[1]。
3.2 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能驱使学生自发地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合作学习,学生本身要对合作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主观上的行为。而要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因此要从备教材和备学生上多下功夫,根据小学生特点来合理地创设情境。
3.2.1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听故事的年龄段,通过一个故事来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我以西游记里“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导入,引发思考:四个西瓜都被猪八戒吃完了,其余人还可以吃到西瓜吗?学生们表现出对故事浓厚的兴致,整堂课气氛非常好!
3.2.2 创设问题情境
在启发式教学中,设置有趣并且切合学习内容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制造悬念,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让同学们心中存在疑问且必须解决的求知心理。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时,我先引导同学们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再抛出疑问: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效果极佳。
3.2.3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从生活里来,又回归生活,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能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和乐趣,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这一课时,我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前创设了“到文具超市购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把知识融入生活,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
3.3布置主题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性较弱,通常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教师可以给各个小组分配主题任务,使他们在主题任务中去展开合作。例如,在教学《运用乘法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开展了一个课堂合作学习活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合作任务,明确合作目标。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再集体在小组中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由小组派出成员汇报,其余组员适当补充。在学生的汇报中,有的学生解决方案不够完善,也给予肯定和鼓励。由于每个小组任务明确,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合作效率提升。
3.4 检验合作学习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引导棒,教师的评价应该贯穿在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通过非正式提问进行师生交流,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查。评价可以丰富化,除了教师评价还要实行成员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在评价时多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对成員在合作参与度和小组的总体表现上也进行评价,奖励优秀小组。
4 小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能让学生们从“做”中学,体验分享的快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让合作学习更加科学有效,使学生成绩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3]。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更好地融入小组合作模式,真正优化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建河.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学周刊,2015(26):92.
[2]叶宁.“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教育与职业.2014.2.11.
[3]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70-71.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必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然后做练习巩固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在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新课改的实施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改为主动,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分享交流、共同分析论证,进而达到学习目标,既能培养探索精神,又能有效实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合作学习的开展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第一,小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开展合作学习时与预设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不够热烈,合作缺少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觉得没有讨论的必要,没有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想法。小组合作没有真正落实,成为一种表面形式。第二,即使看似进入合作的气氛,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包括对公式概念等的理解不深刻,因此不能有效深入地进行合作交流。第三,一些学生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有些学生精神不集中,发呆走神,或者虽然表面上看似在认真地讨论,但实际上谈论的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造成课堂散漫,纪律性差。
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3.1有效分组,形成小组互助合作力
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果仅是靠按座位进行随机分组,合作效果可能不明显,不能让学生互相学习,且如果分到的小组成员都是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合作学习可能进行不了。因此应该根据其学习成绩高低,智力,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先以座位相邻为基础,再结合各种因素进行搭配,男女生搭配也要均匀。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小组作用。比如善于计算的学生,能将诀窍分享给组内其他学生,共同提高计算能力。总而言之,分组既要在人员数量上合理分配,同时也要保证小组成员在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上合理搭配[1]。
3.2 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能驱使学生自发地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合作学习,学生本身要对合作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主观上的行为。而要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重中之重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因此要从备教材和备学生上多下功夫,根据小学生特点来合理地创设情境。
3.2.1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听故事的年龄段,通过一个故事来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我以西游记里“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导入,引发思考:四个西瓜都被猪八戒吃完了,其余人还可以吃到西瓜吗?学生们表现出对故事浓厚的兴致,整堂课气氛非常好!
3.2.2 创设问题情境
在启发式教学中,设置有趣并且切合学习内容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制造悬念,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让同学们心中存在疑问且必须解决的求知心理。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时,我先引导同学们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再抛出疑问: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效果极佳。
3.2.3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从生活里来,又回归生活,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能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和乐趣,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这一课时,我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前创设了“到文具超市购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把知识融入生活,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
3.3布置主题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性较弱,通常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教师可以给各个小组分配主题任务,使他们在主题任务中去展开合作。例如,在教学《运用乘法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开展了一个课堂合作学习活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合作任务,明确合作目标。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再集体在小组中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由小组派出成员汇报,其余组员适当补充。在学生的汇报中,有的学生解决方案不够完善,也给予肯定和鼓励。由于每个小组任务明确,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合作效率提升。
3.4 检验合作学习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引导棒,教师的评价应该贯穿在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通过非正式提问进行师生交流,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查。评价可以丰富化,除了教师评价还要实行成员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在评价时多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对成員在合作参与度和小组的总体表现上也进行评价,奖励优秀小组。
4 小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能让学生们从“做”中学,体验分享的快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让合作学习更加科学有效,使学生成绩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3]。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更好地融入小组合作模式,真正优化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建河.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学周刊,2015(26):92.
[2]叶宁.“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教育与职业.2014.2.11.
[3]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