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须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修养、人文精神、情感体验;重视写作与生活、阅读的联系,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教给学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倾吐 蓄积 创设 引导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喜欢写作的人很少,作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一是写作材料匮乏。学生不知写什么才好,觉得难以下笔。二是作文本身难写。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可见,要克服学生怕写作文这一难题,老师首要帮他们解决的应是写什么,然后才是怎样写。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全面提高作文水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人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丰富生活蓄积,有源倾吐。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倾吐,首先得有东西,否则,别说吐,就是挤恐怕也难以挤出什么来。这东西是什么?就是对生活认识的积累。因此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倾吐的重要源泉。《新课标》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活水”了。
生活认识的蓄积,也包括从阅读书籍中获得。《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作为教师,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必将成为能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长此下去,学生有了可借鉴的范例、可习作的素材和语文的积累,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倾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 我们知道,情绪是写作的启动基因。因此,激发这种心理意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创设情景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八年级上册学完说明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介绍建筑物的写法,学生刚接触这种文体,觉得很难,这时教师可叫一位同学站出讲台,面向全体同学有序地介绍我们熟识的课室。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情绪,许多同学都主动地站出来介绍,倾吐欲望十分强烈。
三、引导筛选材料,促进倾吐
学生心中有了积蓄,会产生强烈的倾吐愿望,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同时还要善于引导,使其转化为写作行为。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學生以“我爱我家”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家本来是每位同学再熟悉不过的,应很容易写,可是有的同学觉得难以下笔,总感到无话可说;有的则认为无材料可写,认为那些东西天天有、家家有,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作以下的引导:1、搜集抒写亲情的诗句;2、回忆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哪些是写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的?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作提示:鲁迅先生的《风筝》,通过回忆兄弟间的一件往事,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散步》通过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起外出散步的小事,赞颂了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陈太丘与友期》写陈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反映的是父子亲情。作者所选的其实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只要平时善于观察,就能挖掘其中的深意。3、请同学讲述在家中经历的事,老师可请个别同学作适当的评价。4、老师小结:平时积累了材料,在写作时就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发现和感悟,把最令自己感动的事写下来,就是篇好的作文。5、以“我爱我家”为题材,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完整的作文。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有事可写了。
帮学生解决了写什么后,老师再做写作技巧指导时,学生就不会被动应付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本人认为要摆脱中学生厌倦作文的局面,老师应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倾吐 蓄积 创设 引导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喜欢写作的人很少,作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一是写作材料匮乏。学生不知写什么才好,觉得难以下笔。二是作文本身难写。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可见,要克服学生怕写作文这一难题,老师首要帮他们解决的应是写什么,然后才是怎样写。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全面提高作文水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人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丰富生活蓄积,有源倾吐。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倾吐,首先得有东西,否则,别说吐,就是挤恐怕也难以挤出什么来。这东西是什么?就是对生活认识的积累。因此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倾吐的重要源泉。《新课标》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有了充足的“源”,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活水”了。
生活认识的蓄积,也包括从阅读书籍中获得。《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作为教师,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必将成为能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长此下去,学生有了可借鉴的范例、可习作的素材和语文的积累,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倾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 我们知道,情绪是写作的启动基因。因此,激发这种心理意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创设情景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八年级上册学完说明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介绍建筑物的写法,学生刚接触这种文体,觉得很难,这时教师可叫一位同学站出讲台,面向全体同学有序地介绍我们熟识的课室。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情绪,许多同学都主动地站出来介绍,倾吐欲望十分强烈。
三、引导筛选材料,促进倾吐
学生心中有了积蓄,会产生强烈的倾吐愿望,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同时还要善于引导,使其转化为写作行为。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學生以“我爱我家”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家本来是每位同学再熟悉不过的,应很容易写,可是有的同学觉得难以下笔,总感到无话可说;有的则认为无材料可写,认为那些东西天天有、家家有,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作以下的引导:1、搜集抒写亲情的诗句;2、回忆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哪些是写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的?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作提示:鲁迅先生的《风筝》,通过回忆兄弟间的一件往事,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散步》通过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起外出散步的小事,赞颂了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陈太丘与友期》写陈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反映的是父子亲情。作者所选的其实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只要平时善于观察,就能挖掘其中的深意。3、请同学讲述在家中经历的事,老师可请个别同学作适当的评价。4、老师小结:平时积累了材料,在写作时就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发现和感悟,把最令自己感动的事写下来,就是篇好的作文。5、以“我爱我家”为题材,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完整的作文。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有事可写了。
帮学生解决了写什么后,老师再做写作技巧指导时,学生就不会被动应付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本人认为要摆脱中学生厌倦作文的局面,老师应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