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mnbmnbmnbm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物理的心脏设计处理好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建构是要以精心的问题设计为基础的新颖出彩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探究情趣,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需要教师克服随意性、盲目性、仓促性,切实有效地掌握提问的一般策略,在潜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有效提出问题。
  1合理掌握难度,使问题具有深刻性
  “困难和问题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因此,课堂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我们提倡教师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所谓“难度适中”,就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题目难度设计有差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答题经历一次思维挫折的磨练,但“只要跳起来,都能摘到果子”,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物质的比热容》
  问题1:既然大家想到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后的升温快慢,那么可以选哪些物质?生:水和沙子、水和石块、水和煤油(由于温度计测温的要求,大家一致同意选水和煤油)
  问题2:如何使水和煤油升温?生:可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同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
  问题3:怎么比?要确定哪些相同条件?生:两种物质的质量要相同、初温要相同、用于加热的酒精灯要相同……
  问题4:怎样确定哪种物质升温快?生: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升高的温度
  问题5:我们比较运动快慢时,观众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而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别的比较方法?生:也可以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比给它们加热的时间
  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煤油温度升的高,说明相同情况下煤油升温快;
  (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加热的时间要长,说明相同情况下水升温慢
  教师在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了一场“比物质吸热后升温快慢”的比赛,一方面渗透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另一方面将新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上,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所以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应着力突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另外,在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人文价值。
  2巧妙设置坡度,使问题具有层递性
  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不能太突兀,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层层递进、步步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快车”在教师精心设置的“坡度”上顺势而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初二物理的重难点内容,它对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认知,学生很难理解因为在学生的前概念中,他们就认为物体受力才运动,不受力就停止老师如何设置好问题,纠正学生的前概念的错误认识呢?这就需要老师巧妙设置问题难度,使问题具有层递性
  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维上的困惑和疑问甚至是冲突,可引发学生的争论,而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课堂的深入从最简单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开始
  问题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吗?
  问题2:要使桌面上的小车运动起来,你有哪些方法?对小车施加力(推力、拉力等)生: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问题3:运动的小车在撤去推(拉)力后是否马上停止?没有马上停止,仍继续运动一段距离生:小车的运动可以不需要推(拉)力来维持
  问题4、最终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生:力(阻力)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问题5:问题2、4中力的效果为什么不一样?生: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问题6:你能将问题2、4的结论初步概括成一句话吗?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7:那物体的运动靠什么来维持呢?想一想要使小车在桌面的运动维持时间长些(运动得更远),有哪些方法?生:增加初速度、减小阻力
  接下来学生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问题8:影响小车在水平面的运动距离的因素有哪些?生:阻力、初速度
  问题9:只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控制什么因素相同?生: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可以在同一斜面(倾角固定)的同一点自由释放小车
  问题10:怎样改变阻力大小呢?生: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动
  问题11:根据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路程越长
  问题12:如果水平面是绝对光滑(不受阻力)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不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问题13: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它做什么运动呢?生:不受到阻力时,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14:研究时运用了实验和推理的方法,以前哪些实验现象的探究中也运用到这个方法?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问题15:如果水平面铺的是绝对光滑(不受阻力)材料,小车从高处、较高处、低处高度为0处释放,运用刚才的结论小车将如何运动?生:不受阻力时,静止的小车在水平面将保持静止
  问题16:归纳两次“实验 推理”的结论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小车在水平面不受阻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让学生明白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层递式的提问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提问,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
  3精心设置情境,使问题具有趣味性
  “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因此,教师的提问不能平淡乏味,让学生觉得索然无趣,而应该积极挖掘“亮点”,努力创设一种“带有离奇色彩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在生动的探究情境中得到迸发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创设了一个给汽车设计前大灯和转向灯的情境
  问题1:在现代生活中,汽车成为外出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内部有很多电路的设计,例如汽车的前大灯,在一个开关的控制下能使得两盏灯同时发光,你们能设计出来吗?下面请各小组同学先讨论并设计电路,再试着连接电路
  问题2: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哪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电路图,另一个同学展示连接好的电路板并向大家做简要说明)
  问题3: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同学们跃跃欲试,展示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问题4: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方案,都能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大家能不能再想一想,试着将这些电路分类呢?
  问题5:现在我们来看看,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流经的路径分别是怎样的呢?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分两条路,再经过两盏灯泡,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
  问题6:我们把这两点叫做并联电路的分支点电源正负极到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干路,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支路(介绍并联电路的几个名词,同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描出干路和支路)
  问题7:猜猜看,如果串联电路取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还会发光吗?并联电路呢?
  你们自己试试看(学生探究、实践,再请同学上台展示)
  问题8:让我们试着在刚设计的串联电路中再串一只灯泡,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在刚设计的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只灯泡,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问题9:(合作探究发现,串联电路再串联一只灯泡,灯泡的亮度变暗;并联电路再并联一只灯泡,灯的亮度几乎不变生:串联电路用电器的工作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用电器的工作不相互影响)
  问题10:同学们,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串联、并联电路你们有办法判断一下汽车的前大灯是怎样连接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得出方法:试着拿走一个灯泡看另一个灯泡是否发光老师引入汽车大灯一个灯不亮,另一个灯还亮的照片来说明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此可适时引申
  问题11:教室里的电灯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家里的吊灯与冰箱之间呢?冰箱与空调呢?
  问题12:原来汽车大灯、教室里的电灯、家庭电路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的
  问题13:汽车上还安装有转向灯,闭合左边的开关左边的灯亮,闭合右边的开关右边的灯亮,下面请各小组同学先讨论并设计电路,再试着连接电路
  问题14:哪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电路图,另一个同学展示连接好的电路板并向大家做简要说明)
  问题15:看!这里的开关放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学生回答:支路)
  问题16:那支路开关控制几盏灯?(通过探讨,学生分析出支路开关控制所在的支路)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问题17:对于汽车转向等而言,闭合左边的开关,左边两盏灯亮,闭合右边的开关,右边的两盏灯亮,那我们能帮它设计出来吗?
  问题18:教室里的一个开关控制四盏灯,两个开关控制八盏灯,教室的灯是怎样设计的呢?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新颖、精炼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强开放度,以往的教学实践往往拘囿于一个个预设的“真理圈”里,缺乏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发挥的空间学生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当教师将提问的权利放手还给学生时,学生的主观精神、问题意识、探索潜能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秉承“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摒弃形式化,力求实效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带着思考的渴望和热情去主动探索,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
  在实践中,还发现很多教师把精力放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忽略对“主问题”的后续问题的研究,以至于常常出现开头不错、后劲不足的现象面对学生的独到见解,甚至突发奇想,老师要应对的洒脱,使互动交流变得有意思,在设计好主问题后,还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问“小”不问 “大”
  学生和成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想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可以从细节开始
  (2)最好的“学”就是“说”
  所谓最好的学是说,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时,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表达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前,他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方设法用科学、合理、准确、简练的语言组织好,这些都需要慢慢的、长期的训练才能实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让你知道学生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事实上,学生当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想说的,而是“了解”他想说的
  (3)最好的“教”就是“听”
  所谓最好的教是听,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学生的对话、交流因为教育也好、教学也罢,实质就是和学生的对话教师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与沟通,既可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又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学生是否听得懂、听明白,从而反思教师是否把疑难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灵活,以便及时弥补完善提升,还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精神状态等情况教师在听学生说的的时候要有耐心让学生说完,中间不要打断,要允许学生说错(有时候,说错了也是成功),要有鼓励,有激励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受,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4)注意肢体语言
  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对话要注视别人,专心倾听,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说话
  (5)注意追问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左右脑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新课导入一般是指在每节课开始或者新课教学时,教师运用某些方法、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引出新知识并构建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把学生吸引到特定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行为巧妙、精彩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合作互动,为主体内容教学的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笔者依据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对新课导入进行思考与探索。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有一道题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争论.题目如下:  (第7题)如图1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标准答案为A、B.  争论的焦点为选项A.有部分老师与专家认为A选项是错误的,并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活跃学生的思想,就必须在实验教学中,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授以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很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等效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转换法、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对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政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  2 激励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
参考系的选择是物理研究的前提,不同的参考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及表达式意义均可能有异同.但如理不清各自的适用条件,盲目的套用公式,可能满盘皆输.本文以2014年江苏卷15题为例,解析高中物理中几个物理规律相对性.  题目(2014年江苏)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
《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密度”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是学生认知层次要达到理解的五个知识点之一,是学生第一个接触到的用比值定义的抽象概念目前的多个版本教材对于引入“比值”(质量/体积)的做法都是“空降”式的,如图1(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八年级上册),没有过渡到“为什么要用比值?”“怎样会想到用比值?”“为什么比值可以反映物质的
期刊
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自学能力
期刊
产教结合是一个老话题了。早在上世纪七、八十代,我国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职教界有识之士就提出了把产教结合作为推进我国职教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有相当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