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一本“问题本”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预设问题是必要的;但不要忘记,预设什么问题,应该听听学生的意见。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有困惑的。那么,面对文本,学生有什么疑惑呢?怎么去了解学生的困惑,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步骤?从上学期开始,我搞了一个“问题本”的举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我一般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脉络有个初步的了解。我不安排预习,我认为这些教学目标理应在课内完成。第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安排学生默读,有疑问的地方在课文上做个记号;有问题提出来,写在书本上。然后,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一个认为最难的问题,写在问题本上,课后交给老师。
  “问题本”上的问题,是我上第二课时的重要依据。梳理学生的提问,是预设问题的第一步。先是归类,有些问题比较集中,这些问题很可能是第二课时要重点讨论的;有的问题是知识性的,经过指导,学生自己能够解决,这类问题属于“前进”中的问题,可以不过问;有的问题具有独特的视角,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教师也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这类问题,可以作为提高题进行讨论。
  在我的第二课时中,预设问题的来源有三类:一类是来自“问题本”,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一般不超过两个,所以需要精心选择,要选“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一类是我替学生问的:有的是学生没有找出来,按照教学目标,必须研究的;有的是发散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一类是编辑遗留下来的。如《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原来的题目叫《师傅领进门》,我就请学生思考: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对文章的质疑和批判,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当然,后两类问题,有时也有学生发现。
  在具体的教学中,一节课,我一般不超过三个问题,但一个比一个难。这些预设的问题,我一般“不引导”“不点拨”,主要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每一个问题,我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把思考的结果用文字写下来,这样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和成果。交流的时候,我一般请后进生先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发挥,教师主要是倾听不同的想法,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第二、三个问题,同样如此:思考、记录成果、交流。就是在这样的想想、写写、说说的简单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探究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结束。再请学生默读,提出问题。第二次提问很重要。归纳学生的二次提问后,教师要认真反思、总结:哪些问题学生还不懂,哪些问题是新产生的,哪些问题实际上很重要,但教师没有仔细分析,把重要问题疏漏了……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是要告诉学生: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探究的基本功固然重要,但探究的意识首先来自于教师。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再次寻找问题,围绕“问题”螺旋式地自主学习,渐渐地,学生就能掌握探究的基本功。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儿童观和教学观的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生自由表达发展研究,是我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关注学生口语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关注书面语言的自由表达。对此,我们积极开展教学实验,拓展自由习作的空间,营造愉快、宽松的自由习作氛围,减轻学生习作的心理负担,指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一、广开阅读之门,拓展习作空间  习作的自由表达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
期待的日子终于就要到了,明天,运动会将拉开帷幕。放学后,几个“淘气包”围在我身边,挤眉弄眼,似乎想说些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  “怎么,依依不舍?”我拍拍高飞的肩膀,“忸忸怩怩的,可不像个男子汉哦。”  “我们……就是想问问,明天……要不要写作文?”高飞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见我一脸疑惑,几个小家伙七嘴八舌地解释开了:  “每次运动会都要写作文的!”  “三年级、四年级,都写过啦!总是那几个比
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材料,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对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四大板块交融整合、深入开发,就能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的机会。  一、课堂教学动起来  1.同中求异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阅读感受和
一、体验“头脑风暴”般的联想rn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听好了: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请你猜一种水果.rn生:(急切地)石榴!rn师:猜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时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这种改变如果只是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能成为一种学生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的话,课堂教学改革还只能在原地打转,这与课改的初衷是相悖的。笔者以上述观点为研究课题,在教学一线收集了一些实例,并就此与同行们研讨一个并不算新鲜的话题: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世界有多远?  一、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已有世界有多远  【案例】始料未及
(一)  真没想到,佳佳的手又伸到抽屉里了。昨天上课时,她也是这样,一边眼睛瞟着我,一边手伸进抽屉捣鼓着,我用眼睛暗示她,没用;借着读书走到她身边,弯腰一看,两个米老鼠玩具在抽屉呢!我俯身悄悄对她说:“再玩,我要收走了。”她点点头,就不玩了。没想到,今天她又故态重萌了。说话算话,我收走了她的米老鼠。看她红着的脸,有些于心不忍,怎样才能收回她的心呢?  玩具收了,总要还的。喊过来,教育两句,还她,估
苏教版小语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每册教材的开始都安排了系列主题教育,有“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专心倾听”等等。孩子上了一年级,就结束了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进入了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许多孩子很不适应。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注意力极易分散,爱做小动作,爱随便讲话,更谈不上会听讲。新生入学后,教师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常规训练,虽然我们根据课前准备、听讲、坐
懒惰的人总是有懒惰的方法,为了偷点习作批改的“懒”,我常常思索“偷懒”之路。最近,我是这样操作的。写作时,先指导学生互相交流,打腹稿,然后直接在习作本上落笔成文,由于我们班是初用钢笔做各类作业,所以允许他们的作业本有窟窿,有补丁,因而学生能大胆落笔去写。  落笔成文后,我并不急着批阅。而是让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习作,遇到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如果自己把字词改正确,句子改通顺了,有1~3分的加
笔者在一线教学,反思自我课堂教学,纵观他人课堂呈现,发现当下的语文课之所以令学生困倦,教学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的“舍不得”息息相关。一、舍不得课文教学一篇课
语文学习的过程首先是阅读的过程,是祖国语言、文化对孩子一生滋养、浸润的过程。  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师应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共同确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形式、控制进度,每天课余至少保证半小时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心得交流。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