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但语文教学实践中,诗歌的教学效果却令人失望,学生虽能诵读,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文章对学生学习诗歌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知人论世、驰骋想象、研读语法、吟诵赏析的教学建议,以实现跨越诗歌学习障碍的目标,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真正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诗歌;知人论世;想象;语法;吟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浸润着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诗经》《楚辞》、“建安七子”、唐诗宋词、新月、九叶、朦胧诗……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思想和现实碰撞而闪现的火花,是人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语言精心酿造而成的美酒,一切文学,究其本质而言无不具有诗的品格。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虽能诵读,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和绝句(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爱国情怀终生不渝,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晚年十分凄苦,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由此可知,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诗,六种意向罗列起来,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与“境”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同样若想拜会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也更难把握,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不完全句)等语法现象,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在散文中也有省略,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这四句是不完整的,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学生容易领会,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诱发通感,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首先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在班级大声朗读,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使朗读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意蕴美,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结构的匀称错落,意蕴的含蓄隽永,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领略诗歌语言美,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强,张桂玉.古典诗词鉴赏与训练[M].北京:中国致公出
版社,2002.
(徐州技师学院)
关键词:诗歌;知人论世;想象;语法;吟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浸润着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诗经》《楚辞》、“建安七子”、唐诗宋词、新月、九叶、朦胧诗……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思想和现实碰撞而闪现的火花,是人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语言精心酿造而成的美酒,一切文学,究其本质而言无不具有诗的品格。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虽能诵读,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和绝句(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爱国情怀终生不渝,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晚年十分凄苦,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由此可知,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诗,六种意向罗列起来,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与“境”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同样若想拜会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也更难把握,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不完全句)等语法现象,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在散文中也有省略,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这四句是不完整的,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学生容易领会,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诱发通感,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首先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在班级大声朗读,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使朗读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意蕴美,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结构的匀称错落,意蕴的含蓄隽永,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领略诗歌语言美,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强,张桂玉.古典诗词鉴赏与训练[M].北京:中国致公出
版社,2002.
(徐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