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相关论文
在本篇访谈之中,苏晖教授从切身研究与教学的经历入手,讲述了自己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喜剧美学、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比较文学研究诸......
《商颂》与《伊利亚特》分别是中国与希腊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作者以比较文学理论为指导,用平行研究中类型学的视角对《商颂》和......
比较文学是一个开放型的学科,但是也有一定的入门要求和操作规则,简单概括即语言、文本、问题和方法.首先,外语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生......
一、研究对象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晚期作品《可爱的贵妇》(The Lovely Lady)。小说描写了贵妇波琳·阿坦伯拉用......
引言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不是对两部作品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进行简单罗列、硬性类比,而是指以主客观相统一的判断尺度,考虑不同......
摘要 情感与道德始终是文学领域长盛不衰的主题,其价值取向对于文学发展的整体方向和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触动,本文试图通过代......
秋风送爽的时节,恰逢北京语言大学庆祝50周年校庆,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在2012年10月20日举办了主题为“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
<正>三、比较法与价值评估清代乾嘉学术,崇尚考据,注重实事求是,比较法为其中重要而常用之考史方法。如赵翼《廿二史劄记》,考察正......
·1· 20多年前的1994年,我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huram)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University of Lon......
徐志啸撰著的《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以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一丰富而反复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独立建构成一部较为......
作为现代学术制度产物的文学研究,虽然是催生现代中国生成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因为始终缺乏建构有中国主体性的文学史及其知识,从而......
1999年8月15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了中比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和四川大学......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在当今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它的历史类型学思想、文学影响的规律性的思想、总体文学建构的思......
歌德历来是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范例”,对于比较文学研究可谓无所不在,他率先提出的“世界文学”构想更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就比较文学要不要界定、比较文学是不是学科两个根本问题与巴斯奈特商榷,指出在学科基本理论界定上不作为、不承认比较文学的......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文学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与拓展、比较诗学、世界华文文......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比较诗学、国际中国人文......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兴起于19世纪,但长期以来基本上局限于欧洲文学的比较研究。到20世纪末,随着世界大格局的改变,超越欧洲......
林语堂是我困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他幼名林和乐,原籍福建漳州市天宝五里沙村。1895年出生于平和县坂仔乡一个基督徒家......
【摘要】译介学,源自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是最近二十年来,发展的最为迅速,最富有生机的研究领域之一。《围城》在海外的成功译介为中国文......
雷纳.韦勒克所从事的参照并融会了诸多学科之成果的文学研究实践涉及诸多学科维度,其中对于文学研究中的哲学维度的剖析与阐述尤为......
<正>赵利民撰文《关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的几个问题》指出,国内外对中外文学交流的研究已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成果,但无论是......
早在1984年,植芳先生就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一篇全面指导性文章“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尚......
一、本刊是中国语言文学类学术季刊,欢迎具有学术性、前沿性、思想性的稿件,对视角新颖、选题独特、有创见、有卓识的文稿尤为重视......
李:乐老师,您好!《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近几年搞了一个学术名家访谈的栏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我作为您的一个非正式学生,受《甘肃......
进入新时期后,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复苏,并在真正意义上成熟起来。三十余年里,中国比较文学从混杂走向......
2012年10月3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沟通是人或事物之间分享共同信息的双向平等对流过程,那么,具体到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文学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交往也应当如此.这不仅......
2014年7月17日,接到县文化局通知,要我参加“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在高台宇阳宾馆召开的座谈会,会议通知后附了会议筹备方案和与会专......
比较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复兴之日起,已经走过了20余载的岁月.20余年的辛勤耕耘,中国比较文学迎来了跨世纪的辉煌.而比较文......
【正】跋涉于文学高地:李春林文集,李春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跋涉于文学高地:李春林文集》是一部学术内涵丰富、学术建......
比较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文学研究空间不断拓展和方法论实践的自我修正,这一渊源使它脱胎于一般文学研......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传入我国,大约在四五年时间内,因其理论观点新奇、逆反传统,一时未获理解而应者寥寥。90年......
陪都时期的重庆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呈现出高校林立、报刊云集、学人荟萃、群贤毕至的局面。尽管抗战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抗日救......
【正】 同是分居在台湾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对于同一母体文化的研究和探讨,确有许多共同、共通之处,需要及时沟通与交流。这是一个......
【正】世纪末.比较文学研究似乎又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与此同时,也酝酿着一次新的转机与新的突破.......
【正】三十多年前,美国著名比较学者韦勒克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危机”.自那以后,危机的阴影似乎一直笼罩着比较文学.当然,在比较文......
自鲁迅发表<摩罗诗力说>(1907年)至今,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已近百年,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虽然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