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嗣成相关论文
鲁迅先生曾云:“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1}特别以有元一代的曲家作品为甚,虽然诸人粉墨登场,其作光辉灿烂,南呼北应,擅一......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王骥德的《曲律》是我国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曲学专著。它继承......
期刊
我写这篇短文,是为了要向中国的戏曲工作者、研究家以及有兴趣的戏迷观众等等,推荐一本值得一读——对许多专业人士更是应该精读的......
摘 要:《合汗衫》全名《相国寺公孙合汗衫》,是张国宾所遗留下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戏曲作品,被归纳为人情世态剧,不仅宣扬善恶观念,揭......
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赵孟頫博学多才,其绘画开创元代文人画新风,被誉为“元人冠冕”。......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关于其生平资料只有钟嗣成《录鬼簿》所载:“东平府学生员,早卒.都下人称小汉卿.”①以及贾仲明所作吊词:......
在元代杂剧中,水浒戏堪称是一个较为热门的母题。元代水浒杂剧究竟有多少种,一直众说纷纭。然而确定名目的,可以数出22种。~(1)其......
邓玉宾其人rn邓玉宾是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其生平事迹不详.元代钟嗣成的将邓玉宾列入“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中,并说他曾官“同......
【正】 散曲继词而勃兴,最初流传于勾栏瓦舍,有街市小令之称。元人钟嗣成在《录鬼簿序》里就说散曲作家作品有别于“高尚之士,性理......
钟嗣成的《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最可靠的资料。然而因该书版本较多,各本之间出入也较大,所以在诸如一些作家作品的研究以及元杂......
《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以下简称《续编》),是研究元代及明初杂剧作家的重要历史文献,历来为中国戏曲史研究者所重视。《录鬼......
钟嗣成和周文质都是元后期杭州市民作家,他们的作品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在代言体作品中,钟嗣成多塑造风流不羁......
钟嗣成是元代后期一位重要作家,他所作《录鬼簿》是有关元代散曲家的重要历史资料,引起了前辈时贤的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丰富......
<正> 元代的书会,在元代社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在《书<录鬼薄>后》说:《录鬼薄》作者钟嗣成“载前辈玉......
新时期钟嗣成《录鬼簿》的研究,出现多元化。研究者运用创维思维方式得出新颖结论,此书的结构具有“史”的线索;“以人类书”及其......
周德清与钟嗣成同为元代杰出的曲学家.二人的两部剧曲论著<中原音韵>与<录鬼簿>,在元曲立意和文辞上,有大致相同的美学要求.然而,......
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曲论著,当推元代钟嗣成(约1279—1360年)编撰的《录鬼簿》,它如实地记述了由金人元间和与作者同时代的杂剧、散曲......
《死生交范张鸡黍》在《元刊杂剧三十种》及《元曲选》中虽然在故事情节方面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元曲选》中的版本对《元刊杂剧......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二折:“你若是似贾谊困在长沙,我敢似孟光般显贤达。休想我半星儿意差,一分儿抹搭。”朱居易《元剧俗语方......
<正> 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
《录鬼簿》自成书后,经过钟嗣成的多次修改及后人的影印传抄,流传出多种版本。现存的版本主要有:(1)明人无名氏辑录《说集》所收本,(2)明末......
【正】 元曲史论数百年,在考及作家生平、创作中每每乖异叠出,当然也提出了一些颇著灼见的研究立论。本文旨在前辈和时贤的研究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一、姓名元干文传《雁门集序》云: “君姓萨,名都刺。萨都刺云者,即华人所谓济善也,天锡其字,别号直斋。”《溪行中秋玩月序......
<正> 《李逵负荆》是我国古代水浒戏中最早的一部名作,它与悲剧《窦娥冤》、悲喜剧《西厢记》齐名,被看作元杂剧乃至整个古典喜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录鬼簿》是元代戏剧学的重要典籍。本文从著述命名的叛逆性、戏曲家地位的认定、以文章的戏玩的创作概括及剧学批评体系的建立等......
《录鬼簿》:中国第一部戏曲解题目录杜海军说起戏曲目录,人们总是要提到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它“开我国通俗文学戏曲专题目录的......
钟嗣成的《录鬼簿》,一直受到治文学史者,特别是治戏曲史者的重视。但它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本文试从目录学......
元代的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为戏曲理论的萌芽、产生提供了条件,因此陆续出现了一批有关戏曲的记叙性或论述性的著作,如燕南芝庵的......
<正>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产物,大小厚薄不等的各类理论著作显示了与古代戏剧艺术同步发展的演进轨迹,从萌芽的滋生,到......
<正> 钟嗣成以“丑斋”自称,刘禹锡以“陋室”自居,柳宗元更是将其所居“咸以愚辱焉”,曰“愚溪”“愚泉”“愚池”“愚亭”“愚堂......
期刊
本文分析钟嗣成《录鬼簿》的散曲观,归纳其特点:1.他的散曲文体观既模糊又明晰。2,他的散曲审美观与时代审美潮流一致,偏爱工巧、新奇、......
<正>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大都兼擅散曲.白朴即是一例.关于他的散曲的艺术成就.有些论者甚至认为高于其杂剧.例如,梁乙真指出:白朴的......
<正> 刘念兹先生在《〈录鬼簿〉疑析》一文提出"明清以来流传的所谓《录鬼簿》一书的名目,俱应正名为《鬼簿》"(赵景深主编《中国......
《录鬼簿》是一部记述金元散曲和戏曲作家的专著,所收作家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它以作家为中心并为他们树碑立传,记录了元代我国......
<正>董庭兰(Dong tinglan)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著名琴家,以吹奏西域觱篥著称。约生于公元695年,卒于765年,陇西(今甘肃一带)人。因......
<正> 《录鬼簿》是现存的研究元杂剧最早的最有价值的文献之一,是惟一的由元人记载下来的全面讲述杂剧作家作品的专著。该书于元至......
李齐贤是高丽末叶著名文臣,曾奉忠宣王之召于1314年来大都,在华生活多年,与元朝丈人学士元复初、赵子昂等辈交往,受其熏陶,学问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