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作家相关论文
陈乃乾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了《室名索引》、《别号索引》两部工具书,为查阅古代文人的室名、别号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方便也填......
<正> 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相交的年代,在我国的剧坛上,有一批在風格上近似湯显祖的戏曲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
龙宫蛟室雾絪緼,几树珊瑚认未真.rn雪里赪霞高十丈,红绡恐是献珠人.rn这首诗是明代戏曲作家屠隆所作,说的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
蒲剧史学家、作家墨遗萍,于1909年古历正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南原村一个农冶(打铁)传家的家庭。原名李毓泉,曾用歌黎名或云外天......
若干年的中国戏曲研究一直有着一个先天的不足 ,即把中国古代戏曲与其他的文学样式等量齐观 ,采用研究诗文的方法来研究戏曲。所以......
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曲作家徐燧(1732-1807年)及其戏曲创作向未引起足够重视.徐燧,字鼎和,号榆村,别署镜缘子、镜缘主人、种缘子等,江......
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明所作,是宋元四大南戏(、、及)之一.rn高明(约1305-约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出生于书香世家.......
茅维,字孝若,号僧昙,浙江归安人,明代散文大家茅坤(1512-1601)季子,以诗、曲名世.与同郡吴梦旸、臧懋循、吴稼竳并称“四子”.傅惜......
2014年9月,福建七台地方戏优秀剧目晋京展演,集中体现了福建戏曲创作与演出的水平与成就。这批新剧目是近十多年福建戏曲界的共同......
聊斋戏曲剧目范例rn 前不久,省吕剧院召开一个由驻济的部分戏曲作家和戏剧理论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这个会的中心议题是:吕剧院欲......
晚明文人张大复,字元长,江苏昆山人。生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死于崇祯三年(1630),享年77岁。他的前半生,为戏曲作家。当时,在江南......
一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剧协与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协商,每两年两国各派一戏剧家代表团互访。第二次派团是在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团......
"文化"现在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谋取利益的策略,烟草业也不例外。讲到烟草。人们常说"自古以来"如何如何,好像吸烟真是中国古老的文明。......
淮剧传统剧目《赵五娘》改编自元末戏曲作家高明的南戏《琵琶记》,而《琵琶记》则改编自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且关于人物形象......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散曲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睢景臣因创作此曲,而被列入优秀散曲作家之列,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艺术,是在不断流变又高潮迭起中向前发展的。“唐诗、宋词、元曲”,标志着中华文学艺术的辉煌成就。与唐......
梁廷枬(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戏曲批评家。著有《曲话》五卷,《圆香梦》《江梅梦》《县花梦......
在探究当代戏曲的兴衰命运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当代戏曲作家在拣拾或翻新古代题材的时候,由于时空的距离与命运的隔膜,即如......
一、版本、体例和内容对于清初戏曲作家朱素臣,过去大家只知道他写过《十五贯》等多种传奇。此外,协助李玉编了《北词广正谱》,和......
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渊源于秦汉的乐舞......
一、前言 王骥德(1542?-1623),明代戏曲作家、曲论家,字伯良,号方诸生、玉阳生,别署秦楼外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师事徐......
《琵琶记》,元末南戏。剧情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该剧是元代戏曲作家高明以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蔡伯喈故事......
一、曲剧打击乐的发展历程说到曲剧打击乐就要从曲剧的发展历程说起。众所周知,曲剧是曲艺鼓子曲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发展而成的,那个......
宫天挺(约1260年-约1330年),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县)人,元代后期戏曲作家。创作杂剧6种,现存《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
作为近30年戏曲创作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我以为新时期30年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成就是突出的,是值得当代戏曲人尤其戏曲作家引以为自豪的......
<正> 清代戏曲作家程镳,字瀛鹤,著有《蟾宫操》传奇。《文献》1994年第1辑张增元《清代戏曲作家事迹考略》(下简称《考略》)据《蟾......
明代奇人徐渭在《西厢序》中指出,生活中有本色与相色之分,本色即正身,相色即替身,戏曲作家应该“贱相色,贵本色”。基于此而形成了他以......
<正>研究戏曲的当代学者是否应该关注当代戏剧的现状,为什么当代人写的中国文学史缺少戏曲文学?事实上,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不可能、......
明初洪武至正德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由元末的动荡不安转向稳定繁荣,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剧坛盛行教化之风。此间许多戏曲作家的作品都......
《洪昇年谱》自出版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南洪北孔”,是清代康熙年问剧坛上的两颗明星,也是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
近十多年来以来,我们在戏剧创作的指导思想上,常常出现一些矛盾的情况,尤其在强调戏剧的社会功能上,对如何更好地符合戏尉艺术的客观规......
【正】当前,学术界关于《三国志演义》成书年代问题有四种观点: 一是成书于宋代乃至唐五代。 二是成书于元代中后期 三是成书于元......
<正> 四怎样写“豹头”。第一要醒目。先写一个“由头”,让观众知道这出戏里要接触的是什么问题。把全部局势交代清楚,故事情节无......
<正> 在“剧本”月刊七月号上我写了一篇题为“是什么妨碍着戏曲創作的繁荣”的文章,其中存在不少缺点和錯誤,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