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彬相关论文
本文以古巴华工为例,对清政府的华工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古巴华工调查录》在清政府华工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保护......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晚清广东吴川县人,官至刑部主事,后兴办洋务。1872~1881年留美幼童公案,被学界评定为一保守分子。本文对......
驻美公使是清朝进行洋务的官员,人们在那时对他的态度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首任驻美国,西班牙和秘鲁公使陈兰彬在美国处理华人事务......
19世纪中叶,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拐骗贩卖到古巴,晚清政府派遣陈兰彬等组团出使古巴并解决华工问题。
In t......
陈兰彬是清朝首任率领幼童赴美留学监督和首任驻美公使,是最先走向世界的士大夫之一。科举出生的陈兰彬十分重视文教事业,主张增加......
作为中国首任留美学生监督,陈兰彬在派遣留美幼童问题上,在如何教育、管理留美幼童的问题上,有所贡献。但他不能明察曾国藩关于幼童抵......
雷州历史文化名人陈兰彬曾是晚清留美幼童的第一任监督,其后他担任了清廷派驻美国、西班牙、秘鲁的第一任公使。在其持续近九年的......
陈兰彬以翰林加身,书生入仕,因入幕于曾国藩、李鸿章,相继而为首位官派留学生监督、海外华工维权人、首任驻美日秘公使。他忠于职......
容增祥是清代主管留美幼童事业的"出洋肄业局"首任汉文教习和第三任总办,参与了中国近代首次官费留学事业,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
陈兰彬作为中国首任留学生监督和第一任驻美国公使,属清政府少数较早走向世界的官员之一。其出国感受和受美国社会文化浸染后的思......
有关陈兰彬的既存研究,资料方面除陈氏本人的著述外,多据已经出版的文献选编和容闳《西学东渐记》,对其他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似有所忽......
作为驻美公使,在出使前和出使期闽,陈兰彬在华工问题上作出了积极努力,如率领调查团收集了大批关于中国劳工在古巴遭受迫害的材料;积极......
陈兰彬仕途的起点,以往论者多以其进入曾国藩幕府为界,其实早在咸丰三年,他便以庶吉士身份被朝廷派往直隶保定参与围堵北伐太平军......
1872年至1881年,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十年,可谓“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但为何原本计划实行二十年的教育计划进行到一半......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同光时期名臣,陈兰彬是晚清官派留美学生的监督、中国首任驻美公使,两人都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从广东......
1880年10月31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发生排华暴乱。丹佛暴力排华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关公使陈兰彬积极与美方交涉。他亲自拜会并三度......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曾分四批派遣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是中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留学创举。然而,这个创举却以悲剧告终。其原因......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晚清广东吴川县人,官至刑部主事,后兴办洋务。1872年起,任首任留美幼童监督,在此期间赴古巴处理华工受......
陈兰彬,广东吴川人,出身进士,"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挹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能洞烛几微,盖有远略而......
<正>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和创办近代工业同时,洋务派向西方派遣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要兴办近代工业,没有科学技术不行,没......
清朝对华工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保护的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这一过程的分水岭,本文拟对这一变化的经纬作初步探讨。一、第二......
第一策不治人,难以成大事06.张扬自己的外王之气曾国藩的治人之道,常常是与自的外王之气结合起来的。曾国藩在《感春诗》中表达了......
粤西吴川人士陈兰彬为晚清名臣,于1872年担任第一任留美幼童监督。陈兰彬带领幼童赴美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急需的科学技术人......
薛福成,字叔耘,江苏无锡人,1838年(道光十八年)生。1865年(同治四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获得赏识,被延入幕府,成为"曾门四弟子"之一。1875......
<正>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在清同治以前“时有赴洋学习者,但止图识粗浅洋文洋话,以便与洋人交易为衣食计”。1872年(同治十一年)留......
一、留美、留欧教育及其不同 洋务派倡导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而他......
<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近代化的缓慢进程,旧式教育已走向穷途末路,迫切需要一种培植新式人才的新教育方式。这样,中国留......
今人对于陈兰彬的印象多来源于容闳的《西学东渐记》,但容陈二人的政见矛盾,使得容闳笔下的陈兰彬存在不少不实之处。陈兰彬自身所......
华工出国自近代以后大量增加,那么晚清政府对出国华工抱以何种态度?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清政府是不顾华工死活的。发生于1873年......
陈兰彬与李鸿章因选派幼童留美开始交往,有了共同利益。李鸿章对陈兰彬垂暮之年勇于督率幼童留美十分赞赏,力荐其出任驻美西秘三国......
“留学界之大敌”吴嘉善的再评价──兼析容闳与吴嘉善之冲突李志茗吴嘉善曾担任晚清幼童驻洋肄业局委员。在MyLifeInChinaAndAmerica(中译名为《西学东渐记......
<正>后几任学生监督经常向清廷打"小报告"1873年,李鸿章命容闳、陈兰彬分别往秘鲁、古巴调查华工。陈兰彬完差后,借机归国,请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