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重组技术相关论文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需要的氮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固氮的作用,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结瘤相关基因在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
目的:构建hGRα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为下一步研制hGRα ELISA检测试剂盒和进一步研究GR与中医学阴阳虚证的关系服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植物的遗传改良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传统的转基因植物绝大多数......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是世界七大流行病之一,为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等特点,危害极......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发育中多种细胞的增殖调控,是多种哺乳动物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关......
Cyanothece 51142是一种具有固氮作用的海洋蓝细菌,在白天存在日光时进行光合作用,而在晚上进行固氮作用。2008年,Welsh等报道了它......
目的:克隆人类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基因,构建其表达质粒,为今后进一步研究Skp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促成了DNA双螺旋的发现(1953年)和DNA重组技术的发明(1973年),而我国科......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发现对基因工程考查包括: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使用,目的基因的获取与扩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
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策略,构建了三个学习任务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②DNA连接酶-......
随着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方法的不断完善,基因治疗研究发展迅猛,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
[目的] 表达重组牛朊病毒正常蛋白特异性片段.[方法] 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牛朊病毒正常蛋白特异性片段基因,利用DN......
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单细胞寄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
1应用现状及发展转基因作物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克隆的优良基因或人工合成的基因,导人植物细胞的组织或对植物内部基因进行修饰,使......
介绍了转基因作物的抗虫基因种类,如苏云金杆菌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其它抗虫基因;论述了转Bt基因棉、转基因玉米和其它转......
遗传学(genetics)是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从1866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实验”论文,标志着经典遗传学的创立;到1953年沃......
乳酸菌生物技术是21世纪各国竞相开拓的一个尖端领域,其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内容。其中,I~......
目的表达重组人层粘连蛋白α4链LG1组件(Human Laminin Alpha4 LG1 Module,hLNα4LG1)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中有一个“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实践。但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完成了制......
20世纪是遗传学诞生并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里,遗传学所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重组技术的创立、人类......
兽用原料药系指以化学合成、DNA重组技术、发酵、发酵产品再进行化学加工、酶反应等方法获得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制得。兽用原料药......
动物遗传标记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从形体特征到血液蛋白多态性,再到DNA多态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限制性内切酶......
自从DNA重组技术问世以来,人类建立了许多表达系统来生产有活性的蛋白特别是昂贵的药用蛋白.尽管利用DNA重组技术在微生物中表达外......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严重威胁养禽业的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变异快,亚型多,仅其表面抗原血凝素(HA)的变异即会导致病......
纵观世界各国猪种选育方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0年以前的阶段,从遗传学诞生算起,花了60年,从我国最早的"伯乐相马......
镜像克隆系统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重组技术,它突破了传统重组限制酶切及连接的繁琐和费时,利用重组酶使外源基因快速、方......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疫苗方面的研究正逐渐从传统的灭活和弱毒疫苗向基因工程疫苗过渡,特......
本实验是采取碱变性方法从重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DNA,并用EcoR Ⅰ,BamH 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进行适当酶切,然后进行琼脂......
由我校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教师安建平、王廷璞合著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一书,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
为探讨HBV/HAV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sAg与HAW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进行融合,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多克隆位点......
什么是转基因?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转基因食品离我们越来越近。所以,广大的消费者以及媒体对这个问题相当关注。......
研究提取大豆根瘤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利用PCR技术获得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c3、lbc2、lbc1、lb......
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近些年来有多种基因工程抗体相继问世.本文对新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进行了概......
旨在构建可在哺乳细胞中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简称bFGF)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用于研究bFG......
<正>1教材分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1第1节的内容,它既是必修2中"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重组原理和应用"的......
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猪瘟病毒E2基因与IL-2基因的双表达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表达水平,并对其免疫增强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是构建......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片段转移到受体生物基因组中,使之产生定向的、稳定遗传的性状改变,这就是转基因。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
3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伯格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猿猴病毒DNA和噬菌体DNA切开、重组,得到了世界上第一批重组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技术成......
介绍了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发明过程中的模型机研制和数学模型建立,从实验室使用模型杌获得各种工业微生物细胞破碎基础数据,建立......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phorgenetic protein,BMP)是主要存在于骨和牙基质中的1种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蛋白质,自1971年Urist首次发现以......
目的:构建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单链抗体(抗HBc ScFv)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能否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目的基因.......
目的利用电喷雾离子化为接口(ESI)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鉴定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氨基酸序列......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生物学名词,厘清两个名词对于生命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均有裨益。首先分析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