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报》相关论文
文章通过对《上海新报》和《申报》印刷发行的研究,揭示报纸背后的物质形式所产生的意义效应。比较《申报》与《上海新报》在印刷及......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
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真言宗在华的宗教活动忻平中日文化交流渊源流长,宗教是个重要媒介。然近代以降,随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和中国日......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起源于19世纪的广州、香港和上海等沿海“开埠通商”地区,如1833年8月1日创刊于广州的《东......
中国古代的报纸称为“邸报”。它出现于唐朝开元年间,宋时最为流行,一直到清朝才消亡,约有1200年的历史。邸报是我国古代封建政府的机......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先后经历了几位主编,在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做主编时发展到顶峰,无论是版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正> 距今约一个世纪前,即中国还处在清王朝的统治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松野平三郎的日本人,在上海印行了一份日文报纸《上海新报》......
<正>1872年4月30曰(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英国商人美查等四人集资1600两白银在上海创立《申报》。《申报》创立初期,美查在......
早期《申报》在与《上海新报》的对峙中大获全胜,这说明《申报》在经营技巧和编辑方针上都优于《上海新报》。特别是在新闻理念和......
本文以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中文商业报刊《申报》的创刊、竞争和崛起为基本线索,对美查的报业活动、报业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述......
<正>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三国作为都使用汉字的国家,对于有偿使用媒体、非人际传播、明示广告主、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的现象,都......
<正>2007和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先后主办过两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产......
<正>翻阅各国广告史,药品、医疗服务广告(以下简称"医药广告")都是早期报纸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医药广告往往以其数量多、版......
<正> 开埠以后,特别是小刀会起义后及太平军江南战事前后,上海聚集了大量中外人士,形成一个存量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而这一时期上海......
《上海新报》广告代表了早期中文报刊广告的较高水平,其刊出的大量洋货广告,展示了洋货消费的大众化进程,尤其是一些西方奢侈品广......
《上海新报》所登广告及后期的图说专栏,介绍了西方生活用品、生活习俗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当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带来了广泛的......
<正> 前言研究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需要经常查考一些史实,核对一些年代。解放前出版的余戾林的《中国近代新闻界大事记》,......
《申报》史编写组是去年十月成立的。参加的有马荫良、温崇实、储玉坤、孙恩霖、徐载平、何思诚、周炳侯等七人。他们经过研究、讨......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信息的巨大需求,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业报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中文商业报纸的第一页,《上海......
<正> 宋军同志送我一册他的新著《申报的兴衰》,不胜欣喜,这是他多年来孜孜不倦辛勤研究的可喜成果。 《申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出......
一、中国近代民营报刊和<申报>的创办背景 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
<正> 都市文化既是都市的内涵之凝聚,又是其特色的表征,是都市个性的体现。上海都市所呈现的浓厚的商业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及蔑视......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是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创办出版的第一份中国报纸,并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雄踞上海及国内中文报纸......
<正>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著名翻译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在中国停留30多年,长期任职于清政府重要洋务机构江南制造局,......
谈到武汉近现代赛马史,在一般的报刊文章、电影电视中,甚至有关的近现代史或建筑专业的研究刊物中,都是从1905年的汉口西商跑马场......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据《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