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相关论文
据1984年秘鲁《新闻报》报道,西班牙已故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的《十四行爱情诗集》已在马德里出版。这本诗......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日本人即占领青岛,使国人一片哗然。我国积累已久的反帝反封建情绪愈为高涨,终于在1919年促成了五四......
相较于近代上海声名显赫的《申报》,《新闻报》的创刊虽晚,但是发展迅速,长期与《申报》并称。且《新闻报》重视广告业务,其戏曲广......
此非日记,[英]齐格蒙·鲍曼著,杨渝东译,漓江出版社,2013 齐格蒙·鲍曼还在笔耕不辍,近年屡有新作出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阐释液态现......
1912年6月11日,《申报》《时报》 《新闻报》 《民立报》等上海知名大报,都在当天显著版面,刊布了一则由沪军都督陈其美(1878-1916,同盟......
以往对沪北栖流公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慈善机构,而对会审公廨的研究,亦未注意到与其关系密切的栖流公所。本文通过对栖流公所的设......
“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沒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在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
在抵制日货的浪潮中,如果说学生的倡导是单纯出于满腔热血,那么商人的回应则要复杂得多:一部分人消极对待的商人,多少有些被裹挟的意味......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上海各大报刊......
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申报》和《新闻报》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刊登同样内容的广告——关中某世家子,祖先曾在陕西......
歧义句,也就是一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多个意思。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为了表意清楚、准确,我们要避免歧义句。但有时为了有意混淆......
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进主编的《二十世纪上海报刊娱乐版广告资料长编1907-1966》即将面世。该书涵括1907-19......
硕果仅存的《语丝》作者 时间最是无情物。七八十年前在“五四”新文坛风行一时的《语丝》杂志,早已进入了历史的档案,当年活......
漫画家黄尧的名字,在今天的人们听来已经十分陌生,即使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漫画史话》(毕克官/著)中亦鲜有提及。其实黄尧画的“牛鼻......
今年是福开森逝世70周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引进的他的专著《中国艺术讲演录》最近刚出版,就受到学界的关注与热评。 约翰·福......
“丹苹”其人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起,词曲名家卢前(冀野)的专栏“柴室小品”在《大报》开始连载。据卢先生哲嗣卢佶在台版《柴室小品......
1934年11月14日,《申报》头条新闻以大号字刊登《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报道了13日下午史量才在杭州回上海途中遇害的消息。 ......
摘 要: 本文以研究中国的经济新闻发展为主线,对经济新闻的发展进行概括性总结,以文化大革命为界线,也可对比出其中的差异。之后,本文根......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
就像来自加缪的某部小说,但又不是。 2011年7月10日早上一觉醒来,鲁伯特·默多克预感到这一天会有些不同寻常。他冲了个澡,吃了份......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为了求得发展呈现“厚报化”趋势。但是,海量的新闻信息让读者患上了厚报焦虑症,读者呼唤价值阅读。“薄报”满......
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两家大报的经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当时报业的复杂生存状态。《申报》和《新闻报》在完全市场竞争状态下......
上海近代市民文化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和东方传统文明夹缝甚至冲突中形成的,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特色。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新闻报》于1922年4月15日创立的“经济新闻专版”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最有影响的报纸经济专版。它以整版的形式将经济类的文章聚合......
民国时期在"弱制度-强关系"的新闻审查结构之中,相对国家政府和军阀政客而言,新闻记者通常自是弱者,为此其发展出一种调适性的日常......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
流行歌曲之王陈蝶衣(1907-2007,其著名的填词作品有《南屏晚钟》、《凤凰于飞》、《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等)早期是个办报人。他......
据说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早晨,著名画家丰子恺翻开《新闻报》,赫然发现一篇文章的题目叫《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大吃一惊,心想,无......
七月初一日(8月1日)刊载“新出绣像《续七侠五义》”广告:“稗官野史,层出不穷,未能超乎施耐安(庵)之上,惟《七侠五义》经俞太史点铁成金,文......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初四日(2月5日)刊载《升官发财》,标“短篇小说”,不题撰人;开始连载《连环记》,至二月十二日,标“侦探小说”,不题撰......
1933年11月22日,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高举“抗日反蒋”的旗帜。这当然是一件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上海《新闻报》派顾执中和我于1......
去年12月23日,《文汇报》唐海同志电告我新闻界前辈徐铸成同志因病逝世的噩耗,开始我还不愿相信。直至我打电话给他的孙子徐时春同......
曾任上海《文汇报》副总编辑、《新闻报》总编辑、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副会长的张煦棠,如今已80岁高龄,但他依旧坚守在阅评员的岗位......
史学界借助《新闻报》推进研究,需要强化.以晚年的吴佩孚与日本为例,《新闻报》的记载就十分丰富.其中1932年初到1933年初,主要内......
【正】汪汉溪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特别是在主持《新闻报》的过程中,对受众的定位、心理需要等方面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
清末民初之际,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与技术进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达交流的工具进入上海市民文化视野。广告作为报......
1934年的"六报联合特刊"是上海日报公会协调其会员报共同应对元旦春节期间假日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其存废是上海日报公会前期协......
上海曾是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申报》、《新闻报》等代表过中国近代报业的巅峰;进入新世纪后,与全国各地报业大战的烽火连天不同,......
周瘦鹃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编辑和当时的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的著名作家,他还是翻译家。在中学时代,周瘦鹃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起源于19世纪的广州、香港和上海等沿海“开埠通商”地区,如1833年8月1日创刊于广州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