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传播相关论文
陈平瑛(1881-?),光绪辛巳年三月十五日(1881.4.19)生人,字修常,号仲容,一号孝威,福建侯官人,祖籍福建长乐县,光绪福建省丁酉(1897)科乡试......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教士在我国通过创办学堂、出版机构、报刊和翻译书籍等,使西学在中国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浅析......
《东方杂志》作为旧中国最重要的大型综合杂志之一,创刊之初即意在推动中国的西学传播,不过传播的乃是立宪政治主张的西学。1911年......
<正>在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是很难忘记的,他就是梁启超.他以凌厉而流畅的文笔,批判专制制度,介绍西方政治学说,......
从戊戌变法前传教士和中国学人与其后的赴日学者传播西学的比较看,梁启超的西学传播在中国的西学传播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然而,......
近代西学传播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甲午战争前,西学传播以西文中译为主;甲午战争后,则进入日文中译时代。对日......
傅兰雅始终坚持传播西学与传播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对西学东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集中、系统地从事科普工作,翻译了大量西方著作.......
"条约口岸知识分子"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活动于各主要通商口岸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晚清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最先觉醒的一批中国......
传播西学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中一个重要均课题,其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即学校灌输、报刊宣传和西书中译.西书中译作为文化......
近代中国西学传播过程中外来力量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外国传教士来华的本来目的是传播基督教,是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服务的,但他......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寓华四十年间,在广学会、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上海广方言馆均留下了大量的翻译与著作,播下了西学传播的种子。为适应......
本文基于详尽的史料,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1842-1949年)皖籍人士在翻译出版领域的三种活动进行梳理,首先是官员上疏朝廷呼吁翻译......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
本文论述中国最早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得到创立并维持数年,而且在传播西学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包括创立背景、期刊宗旨、经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近代以来,有感于中国人因极度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拒绝基督教,以《万国公报》为代表的传教士报刊开始致力于传播西方文化,首重西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期刊
《遐迩贯珍》是香港开埠后最早在香港出版的中文月刊。该刊先后由麦都思、奚礼尔、理雅各担任主编,华人黄胜协助他们工作。它的发行......
《岭学报》是由具有维新思想的岭南著名学者潘衍桐(译琴)和富绅黎国廉(季裴)倡办的,创刊于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898年2月10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教育家阿道夫·迦诺的《基础物理学》作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物理学教科书之一,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目......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先后经历了几位主编,在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做主编时发展到顶峰,无论是版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天文学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天文学自明末清初传入后引起中西之间的争端,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清时期,西......
中国近代,随着西学思想的传入,近代的婴幼儿教育思想呈现出新的内容,本文将从传教士的婴幼儿教育思想,维新变法之后教育家对封建传......
“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
广学会是在 1 887年由新教传教士韦廉臣发起而创办的 ,它与近代寓华西人所设立的其它传播媒介的重要区别 ,在于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
晚清西学东渐在中国由传统社会转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9世纪下半叶,清廷以“熟悉洋务、洞彻边防”为主要标准......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改良派同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以及革命派同保皇派之争,每一次论争使西学的......
基于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细致分析,探讨利玛窦在传播西学过程中采用的文化适应策略。这种将西方科学知识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文......
李问渔(1840—1911)是近代著名的天主教学者、神学家、哲学家和报人,以其拥有的西学与神学基础,精通外语的天才,尽力于翻译工作,出......
广东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间岭南文化形态是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发掘并考察了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报纸<循......
明清之际,西方地圆说思想传入朝鲜半岛,打破了传统地理观。面对外来且异质的文化,朝鲜学者经历了好奇、接受、再到探讨其物理本质......
从唐代兴起到20世纪初改为学堂,中国古代书院肩负地方教学重任,通过讲学、藏书、供祀三大事业,成为传播文化、传承学术、承担社会教化......
《东方杂志》作为旧中国的一份重要的刊物,历时45年之久,记载了现代中国方方面面的变迁。西学传播是现代中国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课......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
《东方杂志》在传统的新闻史研究中,因其站在《新青年》的对立面,其所持有的西学传播观通常被斥为保守落后的一种传播观。本文试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