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相关论文
解放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自由派知识分子除了在政治上积极活动,提出自己主张外......
在中国新闻史上,储安平在20世纪40年代所创办的《观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它以中立的立场、独立、无畏的言论和真实、及时的报......
《观察》是在战后中国诞生的一份著名的政论刊物,以储安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拥有了自己的讲坛,并对战后中国政治做出了自己的“观察......
摘要:储安平及其主办的《观察》周刊(1946.9—1948.11)在解放前的中国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储安平一生对办报办刊有极高的热情,《观......
储安平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他创办的《观察》杂志在知识分子中影响极深。储安平在长期的报业实践中,始终秉持价值中立、不党不私......
《观察》周刊(1946-1948)产生于抗战胜利后各社会阶层纷纷介入政治、议政参政的高潮时期。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此发表言论,呼吁......
《观察》给予了详实报导,透露出民间媒体对于国事的关心,也显现出民间舆论的反应.通过对“行宪国大”的报道,可以看出民间舆论的反......
作为自由主义刊物,其基调是在自由民主优先的原则下包含平等的诉求.出于自由左派的立场,同人开始意识到,"平等"与"自由"之间存在着......
在储安平一生所从事的新闻活动中,成就最突出的应该是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政论周刊《观察》一事。《观察》周刊作为一份著名的自由主......
抗战胜利后,《观察》周刊思想活跃,围绕垄断资本、利益集团、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平等,以及中外经济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讨论......
一、创办、主旨、撰稿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希望国家避免内战,和平发展,迅速走向恢复和重建的道路。为达到......
储安平的一生和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曾先后主编过《文学时代》《中国晨报》《力报》《客观》等刊物,尤其是他于1946年创办、主编的......
“纪念储安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上旬在厦门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有关从事储安平......
新闻周刊历来是一种重视意见表达的媒介。1932年《独立评论》创刊时,胡适曾发表这样的办刊主张:用自己的知识、用公平的态度去“研究......
摘 要:战后的学生运动成为中过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条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与反美扶日运动。这既是基于爱国......
储安平是20世纪40年代一位重要的自由主义者的代表。本文拟对其英国特色的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剖析,同时探讨其在《客观》《观察》时期......
自1946年9月1日创刊,至1948年12月24日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查封,《观察》共创办了114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观察》秉承“民主、自由、......
[摘要]《观察》是战后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力很大的时政性刊物,它的第一个企图,是要对国事发表意见,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公开的陈述和公开......
储安平主持的《观察》创刊后,销量一路上升,单期最高发行量达105000份,社会影响也逐渐增大.向世人证明办“刊物不一定要靠津贴,刊物本身......
科学传播是对科学学科知识进行大众化扩散。从传教士时期开始,中国文人所办报刊刊登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以开启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之滥觞......
《观察》周刊是创刊于20世纪中期的一份自由知识分子同人的刊物。在其发行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一度成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主要舆论......
本研究将1946年由我国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刊的《观察》周报视作一个历史文本,从自由主义话语角度出发,通过检视《观察》这份......
民国时期,在国家内忧外患局势下,一批批有着强烈国家意识的知识分子应运而生。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内部统治不断腐化,引......
储安平是我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民间报人,上世纪40年代因创办政论性刊物——《观察》周刊而名声大噪,从而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独一无二的......
本文根据大量的报刊资料和历史当事人的著述,在1945至1949年国共两党激烈斗争的背景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力量之间的关系......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除了参政与组党外,更多的则选择了以报刊论政,以......
由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是中国半个多世纪文人论政史上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它的存在和消亡也是自由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瞬息繁......
上个世纪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繁盛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分子对于政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对......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周刊,至1948年12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该刊共出五卷(满24期一卷,第5卷仅出18期)。《观察》是一份纯......
《观察》是由储安平在1946年9月创办的一份以议论国事、贡献国家为目的的政论刊物。1948年12月,《观察》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建......
《观察》是一份创刊于1946年9月的政论性刊物,始终坚持“独立、客观、超党派”的办刊方针,是民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
本文以“观察报告书”和“读者投书”栏目为主要史料,相关撰稿人、储安平、读者的通信往来和日记为辅助资料,从报刊阅读史的角度解......
《观察》作为第三方力量的媒体,对于战后中国的政治变革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以文争的方式探讨国体问题,希望能够废止国民党的一党独......
储安平先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创办的《观察》是红极一时的自由主义重镇,因此,探索和研究储安平的办刊思想具有重要的学......
通过考察剖析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的新闻思想,我们发现,理性的是非观和"健全的舆论"观的有机结合是储安平《观察》政论的特色......
考察剖析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
储安平(1909—1966),江苏宜兴人,他的一生和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其在1946年创办的《观察》周刊,在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知......
<正> 抗战胜利后仅四年,拥有强大军事与经济实力、具有20余年统治经验,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民党政权,却被无论从军事、经济......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以储安平为代表的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民间精英的身份在《观察》周刊......
清朝末期,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伴随“西学东渐”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
《观察》周刊(1946.9—1948.11)及其主编储安平在解放前的新闻界享有很高声誉。时论是《观察》周刊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在表......
上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储安平受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初露锋芒,尤其是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