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史相关论文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系统、全面引进西方逻辑学的第一人。对严复逻辑思想的研究可谓不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当中存在着一些对严复......
2001年第7期发表了孙中原教授题为“中国逻辑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孙文”).文章讨论了几个与中国逻辑史研究有关的问......
中国逻辑史研究,是近百年来兴起的新事物.经几代学者努力,已获得丰硕成果,今天的中国逻辑史学科和研究方向,在中国学术和教育领域......
现代逻辑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自从弗雷格、皮尔士等创立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数理逻辑黄金时代”和70年......
因明是印度逻辑的主体,是世界三大逻辑的源流之一.自从因明和西方逻辑传人中国之后,形成了三大逻辑在中国交汇的景观,对因明的研究......
2007年6月8~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室、燕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燕山大学世界逻辑史研究中心在燕山大学举办了以“......
在二十世纪研究过程中,存在一种既非常特殊又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化现象--"墨辩现象"."墨辩现象"关系到中国逻辑史研究和研究的方向问......
在二十世纪研究过程中,存在一种既非常特殊又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化现象--"墨辩现象"."墨辩现象"关系到中国逻辑中研究和研究的方向问......
中国逻辑史研究一直以传世文献为核心史料,缺乏对出土文献的重视。然而,出土文献对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冲击也将对中国逻辑史研究产生......
邓析的"两可说"历来被视为是诡辩.如果我们用博弈论为工具来分析"两可说"的最为著名的一个事例"赎尸博弈",可以说明,"两可说"的建......
语义问题是人们认识事物、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基本问题.墨家创造了中国古代逻辑最高成就,初步探讨了语义学基本问题.他们讨论了......
"白马非马"原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宋国辩者兒说最先提出来的一个命题,后来经过赵国平原君家门客公孙龙加以发挥,并著有<白马论>,才在......
连珠体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综合性推理的表述形式。严复翻译《穆勒名学》时,直接将三段论译作连珠,足见连珠体和三段论的可比性。本文试......
逻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能合逻辑地思维、表达、交际的程度时,人类对自身的发现,它是关于正确思维与成功交际的工具,是对有效推理与......
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了初期萌芽、全面探索、系统研究三个......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古代名辩学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名辩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这种研究连同它所引发的中国古......
现代归纳逻辑探讨刘敦正(呼和浩特市管理干部学院)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逻辑,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中研究了归纳法......
从特有的逻辑观和逻辑史观出发,汪奠基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是颇具特色的:涉及了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相关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推理......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逻辑学”是国内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其中,“没有逻辑”说还分为绝对论者和相对论者:绝对论者认为中国古......
【正】 威廉·莱布尼兹(G·w·LeibniZ 1646--1716)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不仅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三支作法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个重要体系——因明的一种论式。因明在古代印度的发展中有两个阶段,古因明与新因明。三支作法的采用,是......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
康德是对人类的逻辑思想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然而,长期以来他的逻辑思想却一直未能得到逻辑史学家们的承认。文章结合有关文献资料......
【正】 现代逻辑学以传统逻辑与正统的现代逻辑以及非正统的现代逻辑(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为基础,正在朝着数学方向、技术方向、......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
西方《指物论》研究经历长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早期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指物论》的译介。随着研究的深入,尤......
本文概述了逻辑学的发展历史,具体讨论了逻辑学在不同时期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特别指出在今天,逻辑学与创造力、创新思维都产生了......
本文认为《中国逻辑史教程》修订本相对于它的初版本不仅在中国古代逻辑史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古代逻辑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与特......
辩证法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基于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哲学,本文认为,辩证法体现的是企图从纯粹理性出发构造知识的一种理想。其次,基于......
把逻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论证中,一直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而形式化的逻辑系统不能恰如其分地解释非形式化的论证......
自20世纪20年代起,数理逻辑传入了中国,并沿着自己的道路在中国发展。在中国,最先介绍数理逻辑的是汪奠基,而后影响较大的是金岳霖......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逻辑思想是逻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思想,其中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
多夫.嘉贝和约翰.伍茨共同主编出版的《逻辑史手册》体现了国际逻辑学研究的最新趋向:第一,逻辑史研究进入到全面、精深研究的新阶......
康德、黑格尔和胡塞尔对作为推理科学的逻辑学的理解有重大的贡献,然而,在标准的逻辑史著作中他们并不占据着显要的位置。的确,他......
本文以《名理探》之《五公卷之一》中对逻辑之名称、内容、地位、内部划分等的讨论为对象,对照了其蓝本科因布拉亚里士多德逻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