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义学相关论文
梁武帝《会三教诗》在研究南北朝文化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学界对于此诗的基本问题存在一些不合适的评判.本文据智藏卒年推断诗作......
【正】 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既逐渐渗透到思想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也严重地影响于文学的发展。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不认真看待这一事......
北朝时期,佛法大行,为了昭示信仰之虔诚,并且祈求佛法的庇护,同时也基于修行的需要,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雕凿了许多佛像。佛像雕成之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在古代,从印度到中国,佛教的弘扬离不开佛教义学的开展,佛教的兴盛也与佛教义学的繁荣关联在一起,但到近世,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整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期刊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斯里兰卡发起编纂英文版的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受斯里兰卡总理之托,委托中国佛协组织人力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佛教义学"是对佛陀及其教法的信仰论证(阐释),与通常所谓的"佛学"和"佛法"有别。佛教义学的主干内容有:阐明佛教教义、教理的"教义义学",关于......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号拙道人,安徽石埭(今石台)人,其弟子尊称为“深柳大师”,也被誉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此盖缘清末知......
南朝佛教在玄学化的佛学思维及其批判中,逐渐产生了对般若中观的认识方法的自觉要求,形成了以佛性为核心的般若思辨传统,预示了一......
<正>《金刚经》传入中土,先后凡有六次汉译。自罗什法师首译之后,该经遂逐渐流行开来,但在唐代以前其流行程度似乎比不上《法华经......
本文从佛教义学盛衰、度牒制度的存废、佛教丛林宗法制度的兴盛、太平天国的毁寺运动以及庙产兴学风潮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佛教的衰微......
十六国北朝是佛教传播及其中国化的重要历史阶段。由于诸少数民族统治北方及其造成的民族融合的背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得到了前......
<正>一、唐宋《圆觉经》的解经史《圆觉经》,全名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据称为唐佛陀多罗(觉救)所译。最早记录它的......
晚清之际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佛教,都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阴影之中,救亡图存成为许多爱国爱教人士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杨仁山居士......
一、义学不振:中国近代佛教凋敝的根源 中国佛教发展到晚清时期,佛门腐朽衰败的气象已经极其严重,这已被诸多有识之士所揭示,但究......
十六国北朝是佛教传播及其中国化的重要历史阶段。由于诸少数民族统治北方及其造成的民族融合的背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得到了前......
西魏、北周《菩萨藏众经要》与东魏、北齐《大乘义章》皆是继承北魏地论学派的传承而有不同的展开。《菩萨藏众经要》代表着西魏、......
中国佛教义学源于印度佛教的传入,以及基于佛教本位的翻译、诠释、讲说与造论,其真正的开展始于明确佛教本位之时,即从格义佛教走......
【正】 玄奘(600—664年)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佛教哲学理论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的一千万言译著,不仅丰富了祖国原已辉煌灿烂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