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说相关论文
清初、中期思潮众多、诗论驳杂,沈善宝作为清嘉庆、道光年间女性文坛上的佼佼者,其诗歌受到清初、中期文坛尤其是诗坛的影响,本文......
二清代诗学中的论评之作在各种批评史著作中历来得到相对充分的阐述,故此处只需谈其最为基本的两个特征:一曰集前代诗学之大成的......
本文选取明清时期两种不同倾向的诗学理论, 即偏重于“法度”形式的诗学和偏重于“性灵”独抒的诗学作为考察对象, 旨在通过对比研究......
格调说是明清时期很有影响而且非常复杂的诗学理论之一.它通过辨析诗歌体格声调,提倡学习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雄浑雅正的风格,力求......
自从明代前后七子在复古的旗帜下,自觉围绕体制、气格来建构他们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便成为一个极为流行的命题。从李梦阳、何景......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祖籍四川遂宁,清代杰出的性灵派诗人、著名诗论家,有“青莲再世”之目(李元度),[1]被誉为“太白......
摘 要:沈德潜的诗学观围绕着其诗学核心格调说和审美原则“温柔敦厚”而展开,他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上溯诗歌之源,从儒家经典《诗经......
沈德潜的格调说与明七子的格调说,虽同倡复古、尊唐,但是沈德潜的格调说将诗的内在性情放在首位,扩大师法对象,拨正了明七子对杜甫......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
《蒲褐山房诗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唯一的诗话体著作,散附于《青浦诗传》和《湖海诗传》之中,尤其见于《湖海诗传》的《蒲褐山房......
朱熹、方回等人从开启盛唐诗歌创作的角度,把陈子昂推举为唐诗大家。明七子重视“四唐分期”和辨体,基于陈子昂初唐人的身份而否定其......
沈德潜是乾隆朝前期的诗坛领袖,他与同列康熙诗坛六大家的王士禛和赵执信都有交往。赵执信因与王士禛论诗不合,作《谈龙录》攻讦王......
杜甫诗歌对清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的诗学理论对杜诗之格调、情感、用字各有借重,清诗创作则与杜诗之“诗史”精......
【正】 (三) 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之倾向 自清初诸老各抒己见以论唐、宋之诗,共体制、风格、源流、利病,已大明于世;后起者即欲......
明代"后七子"的代表王世贞论诗倡格调说,与明代"前七子"不同,他从才思来谈格调,进一步深入到艺术意境的探讨,以矫江西诗之生涩奇峭,批......
王铎为明清之际诗坛大家,其论诗承袭七子之说,重扬现实关怀精神与盛唐高格,以矫公安、竟陵及清初宋诗泛滥带来的琐屑流易与纤弱之弊,然......
中国文论“格调说”包含传统诗教的优美风格与崇高境界,也是当代文艺创作的品位标高和价值准则其一,坚持崇古与创新的双向结合,将......
明代七子派及其文学复古运动在明代文坛上声势浩大,影响久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往往绕不开明代七子派。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
论述了张船山诗歌在继承和发扬诗言志传统美学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抒自我真情性灵的特有的美学特色.张诗所表现的健康向上之真情......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
“格调说”是明代诗文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作为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其“格调说”在李东阳、李梦阳、李攀龙等人基础之上有了新的......
古诗教学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古诗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唐代以来,历代的唐......
清初诗人张谦宜以格调论诗,内容主要围绕风格的评述、诗体的辨析以及诗法的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很多诗学观念与诗学精神都源于......
胸襟,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诗学范畴。目前,这个诗学范畴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事实上,从明代格调说产生以后,胸襟的理论就开始成......
沈德潜的"格调说"具有三重内涵: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和品第水准,这使他的"格调说"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的色彩。不仅如此,沈德潜是在"温......
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的两封信中,袁枚全面的批判了沈德潜的格调说。在文中,他批判了沈德潜"贵古贱今、尊唐抑宋"的复古论和"温......
本文从文学思想发展的角度切入,对"格调说"及几个相近概念作了辨析。"格调说"的实质是以汉魏盛唐诗为典则,建立重抒情审美的诗学理......
沈德潜以格调说诠释《诗经》,强调温柔敦厚的审美风格,评析体法,突出情感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借演绎“《诗》正而葩”诠释《诗经》的......
九叶诗人杜运燮的诗歌艺术乃综合融化的艺术:一、从文学思潮看,杜诗致力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综合、融化。二、从诗情元素看,诗人善......
二十世纪末叶,随着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的成立及研究活动的深入展开,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关注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亚洲各国诗话之间的比较......
李梦阳诗学思想的格调说黄果泉李梦阳诗论以标举格调而被世人注目,但却不乏主情思想。一般论者往往偏重于分析格调说,而忽略他对诗歌......
《古诗源》是中国诗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选本,是沈德潜在“格调说”诗学思想指导下进行选诗的,是沈德潜“格调说”的经典范本......
沈德潜的'格调'是一个融合着气格、风骨、才力、声调等多元素质的概念.格调说是沈氏评论唐诗的基石.据此,沈氏对盛唐诗予......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重要诗歌理论作品,其中的"辨家数"论、"法工"、"兴趣"等诗学主张在明代为"格调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