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相关论文
宇文所安基于西方文论语境对《文心雕龙》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论述了中西文论的主题相通性,表现为中西文论在......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开始积极倡导使用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他先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
中西文论是异质的这一文化事实决定了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必须充分地尊重其文化个性 ,但遗憾的是 ,2 0世纪以来 ,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
中西方文论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文学作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又必然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因......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联系大致是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中有意识地运用和发展有关的文学理论,一是将比较方法直......
1995年11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万钧教授ed万字的比较文学专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这部书的写作花了他7年的心血。岁末年首,......
摹仿说从哪里滥觞,如何发展、演变乃至定型,即摹仿说的“原型”形态揭秘问题,从“五四”以来一直较少有人作专题考察。然而,无人考察并......
仔细审量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中的各种方法 ,如“双向阐释法”、“文化模子寻根法”、“范畴比较法”、被移用的美国学......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是在与西方文论互动中进行前沿思想对话的。在全球化语境中,西方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是明显的,但这并不等......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大环境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深。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的进一......
从事理论研究的人,都非常重视关键词的价值和作用,对于任何理论而言,了解了它的关键词,实际上也就能比较便捷地了解这一理论的大体......
晚清以降一百多年,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发展在每一层面,无论是物质、制度还是思想精神,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中国的经济政治力......
海德格尔(1889—1976),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与中国古代的庄子(约前369—前286),虽然时空相隔遥远,但其在反主客......
探讨中西文论的运用比例观念,对提供新的特别的视角、扩大研究视野、开拓思维空间、继承文论遗产,均有重要意义.中西文论运用比例......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创立伊始,就受到西方文论的深刻影响,这是在现代知识情形下不得不然的事情,从根本上说则受制于中国社会文化现代......
文章就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存在意义和话语资源这些事关文学理论重建的基本问题的识见进行了清理,特别对中西文论会通研......
在中西文论"会通"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中国文论失语的现象,面对西方哲学和文论思想的冲击,表面上失去的是"话语权",实际上失去的是我们民......
“虚静”与“迷狂”是中西方古代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的心理状态。它们具有共同物质,都是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都对古代文学的创作产......
西方文论(美学/诗学)是以"概念"为起点的逻辑推演体系(原始范式为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其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规定;中......
在全球化讨论热潮的鼓荡之下,时下的中国文艺学研究界,中西文论的会通性研究似乎已经成为文艺学发展不言而喻的前提,因而也就是亟需开......
论想象与神思中西文论两个概念的比较思考吕露钱英(深圳行政学院深圳518003)想象与神思是中西文艺理论中涉及形象思维的主要范畴。在西方语......
陈伯海先生祖籍长沙,但生长于上海,言谈举止看似吴化。他自幼喜读闲杂之书,较早涉猎哲学典籍。进人大学后,广泛阅读中西文论,偏好思辨的......
文论关键词的中西比较,似应首选却最难诠释的莫过于"文学"。指称语言艺术和学科类别的"文学"一词是19世纪通过日语转译过来的,侨词......
期刊
审度即审察估测事物的度数,掌握这个'度'--恰到好处的界限就可找到事物的规律.中西文论中的运用审度意识乃是借助数理来考......
实事求是是从事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以香港学者黄维梁先生在中西文论比较背景中研究刘勰文论的个案为例,证明遵循......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文论也是如此,它的独特性是举世公认的。所以,中国文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他者,在向外输出时总是遭遇到......
文章从全球化视野对中西文论进行比较。首先,中西文论存在着各自理路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文学观是诗礼一体化,更注重伦理角度的把握,而西......
<正> 艺术发展的生命在于独创性,作家永恒的艺术生命就在于独具的风格。古今中外,在文坛上闪耀着光芒的,唯有那些独具风格的艺术家......
<正>近年来的文论界,"关键词"的研究具有强劲的势头,成为中国文论、美学或文化研究新的话语体系和新的开拓空间,而且有了不同凡响......
近年来,在文艺学研究中,从对中国文论“失语”的忧虑,到文艺学学科边界的讨论,在深层次上,则正是由于多元文化与科际整合,使学术研......
文学理论是文化的载体。深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中国古代文论是“深情”的,与之相比,主客二分、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论则......
<正>国际文学理论研究已进入"理论之后"的反思阶段,中国学界自身理论话语建设的需求也越发迫切,重新认识和挖掘原型理论的内涵和价......
论文根据目前理论界论述的焦点和争论的问题对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理论界忽视的亟待......
本文通过对中西文论对话发展史中几部重要著作的分析,对中西文论对话及<文心雕龙>低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理论界现实问题意......
对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涉及的多元文学问题,以及文学伦理学当前的任务和走向进行探讨,可以论证文学伦理学是真正的文......
<正>1992年,钱中文在"中外文艺理论研讨会"上提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问题,引起关注。1996年,"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