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相关论文
南极考察航线跨越全球多个大洋,对认识超微型浮游生物在全球尺度分布及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对......
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最佳插值(NOAA OISST)的海表温度(SST)产品数据(1982—2019年),对南大洋海域38年间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际......
锋面和涡旋是南大洋重要的中尺度过程,南极绕极环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系统中的锋面及其裹携的涡旋构成了能量和......
基于1979-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5逐月平均风速、混合浪有效......
Brachybacterium sp.P6-10-X1 分离于南大洋沉积物,在分类学上归属于稀有放线菌属:Brachybacterium.该菌完整的基因组序列为4,385,6......
会议
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5 年11 月至2016 年4 月),对普利兹湾及罗斯海鱼类进行了目标强度和游泳行为分析.结果 表明:20......
黑碳气溶胶(BC)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气候效应,能够长距离传输,了解BC在全球大气中的浓度和分布对认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
南大洋形成之后,鱼类不仅适应了这片冰冷的水域,还以惊人的方式演化出丰富的种类。如今,我们已经洞悉了其中的奥秘。1842年1月11日......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善,经过修正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已获得普遍认可。但在南大洋缺少波浪现场数据,卫星高度计在极端恶......
在南极洲附近从深南部的海洋的通风发源的 deglacial 13C 最小事件,在海洋的沉积的一个范围被记录了从对在迟了的更新世的热带海洋......
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
期刊
早在2011年10月,南大洋联盟建议,在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范围内的19个特定区域,建立一个海洋保护区和禁捕保护区的网络。不过去年11月.南......
在整理我国首次南极洲及南大洋考察的多毛类环节动物标本中,我们发现了欧努菲虫科 Onuphidae 两个新种。模式标本采自南大洋站号2......
世界各大洋中总共有20000多种鱼。冰山林立、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有沒有鱼?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周围......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八五”计划系统项目之——“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计划讨论会于1991年5月20~21日在青岛......
1986~1987年度和1987~1988年度在南大洋的总渔获量分别是504000吨和458000吨,比1985~1986年度264000吨有较大增加,但低于1981~1982年......
由我所研制的两台DZY-2型海洋重力仪,曾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2月两次在海上试验(第一次:6条测线,300浬,6个交点;第二次:500海涅)......
1986年10月,正当南极进入一年一度的黄金季节——夏季的时候,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乘坐“极地”号科学考察船再次开赴地球上这块......
晚古新世气候适宜期期间,南大洋毛德海岭地区半深海中部的介形虫类经历了一次突然的、戏剧性的转变.这一事件与全球性深海底栖有孔虫......
基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极宇航员海使用北太平洋网(0.5m~2,33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浮......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
基于2009—2019年的MODIS Aqua的叶绿素a浓度3级产品数据,探讨了南大洋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季节变化规律,......
南大洋不仅是世界各大洋的交汇区,而且是上层海水与深层海水产生相互作用和强烈交换的海区,微量元素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生物......
近年来,黑碳气溶胶因其独特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的总气候强迫达到+1.1W/m2,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
顺着南美德雷克海峡向南行进,渐行渐远,南大洋洋面上波浪起伏,浮冰越来越多,飘浮在湛蓝的水面上。高大的冰山不时掠过眼前,有的冰......
南极,一般指南极洲和南大洋。南极洲在地球的底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生物科学家蒋加伦先生,曾参加中国首次南大洋及南极洲科学考察队,应本刊之邀,他撰写了一组南极科学考......
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总量约为22万座,总体积约为18000立方千米。有记录的世界最大的冰山,面积达3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比利时......
在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大个头的鲸鱼、可爱的企鹅、憨憨的海豹随处可见,自然小小的磷虾就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你知道吗,......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邮局——中国南极长城站邮政局已经成立。在我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队即将出征的前夕,邮电部委托上......
同学们,在地球七大洲中,南极冰山是最引人入胜的奇观之一,南极大陆也是最高大,最冷酷,最纯洁,最美丽,最神秘莫测的……让我们跟随......
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我国进行了首次南极考察,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了长城站,进行了南极大陆和南大洋考察,开创了中国进入南极建......
硅藻贡献了海洋40%的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全球碳固定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大洋硅藻席沉积是硅藻大规......
试着设想下面的情景:夜晚的暴风雨中,你驾车快速在野外穿行,被迫扎在座位里,紧紧抓住方向盘。车没有前灯,你不知道前边有什么。更......
基于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GPS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东南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经向断面大气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季节变化......
2013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郭川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爬上6层楼高的桅杆,剪掉之前大前帆的残余部分。在2012年最后一周(第......
应用1973~1988年海冰资料,将南大洋划分为5个海区,即:20~88°E,90~158°E,160°E~132°W,130~62°W,60°W~18°E,按这5个海区分析了南大洋海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这些研究结果......
采用新的现场分离系统分析了东南极海12个表层海水样及32个剖面样中硒及各主要溶存形态的含量,发现总硒含量高于其它各大洋,这可能与特殊......
本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专门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科学——生态学,将其运用于海洋环境的研究就叫做海洋生态学。 生态学研......
从2001年开始,全球共有82个国家的200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了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CoML)研究。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工程,耗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