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论相关论文
《全球结构下中国刑法体系的构造》一书提出了犯罪论的建构方向,即在批判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的视角改良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其间借鉴......
企业主动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需要以搭建完善的企业刑事合规评价机制(刑事激励措施)为前提条件.当前企业刑事合规评价机制的搭......
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曾经指出:“罪责学说的发展是衡量刑法进步的晴雨表。”①刑事责任作为刑法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已为大家所共识。......
近些年,袭警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严重损害了警察机关和警察的执法权威与尊严,侵犯了警察的人身权、财产权,而且袭警事......
建国迄今,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49年10月至1957年上半年,此为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创立和初......
摘 要 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更有可能成为德日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尽善尽美,相反,还应该有......
基于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创新,体系框架层面经历了不区分违法、责任到实际上区分违法、责任的转变.主要创新成果有犯罪客观要件、犯......
这段时间,5天似乎成为一个标准时间差。山西南吕梁山隧道发生爆炸,8条有血有肉的生命销声匿迹,5天后,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才从网上得......
采取客观主义或者主观主义的观点认定犯罪时,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所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将表现在外部的犯罪行为及其实害作为刑事......
规范犯罪论是笔者针对欧陆体系的批判而在新的逻辑前提与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崭新理论.这个理论始终将犯罪构成的逻辑条件与价值条件......
事实错误理论在刑法理论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认定犯罪是要求主客观相统一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不一......
情节犯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中占很大的比重,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文章还比较少,同时研究的前提和理论上......
国外关于行为在刑法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存在着争议: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还是作为犯罪成立第一要件的行为。我国刑法学界对......
一、我国立法和实务现态 1.刑事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我国刑法犯罪构成要件是从整体上说明行为社会危害性到达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各种要件之统一,它从来都是实质的.顺应构成要件的......
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种行为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严......
在研究某些疑难复杂具体案件或者在法庭上辩论时,往往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对于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某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是符合立法......
幼女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处分能力怎能“嫖”?rn在刑法上,14岁是一个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界限,14岁以下的人无论犯什么罪,都不以犯罪论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由烟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广三教授撰写的专著《计算机犯罪论》,是一本从犯罪学角度研究计算......
日本刑法是从形式犯罪论的立场出发的。形式的犯罪论认为,刑法的作用不仅在于保护法益,通过保护法益来维持社会秩序才是刑法的目的之......
我国刑法学中所使用的构成要件一词是从德语的Tatbesand(犯罪类型)翻译而来,而德语Tatbesand又起源于拉丁语corpus delicti(犯罪的......
通过对传统理性思维缺陷的分析,得出贝林构成要件理论缺陷是由传统理性思维缺陷所致,贝林构成要件理论,虽经洛克辛等发展完善,但只......
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务中的法律适用效果不尽如人意,除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外,主要是因刑法理论自身存在缺陷从而难以正确指导正......
在犯罪论研究中,存在着概念、结构和学说的非对应性比较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确立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有......
共犯体系的向度选择是近年来我国大陆刑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以立法论为视角,两大犯罪参与体系的价值比较围绕犯罪论与刑罚论的顺序......
中国古代的犯罪研究,也像西方18世纪以前的一样,其观点分散在思想家们的各种学术思想中,没有系统,是与政治、法律、治国方略结合在一起......
我国学界对责任阶层的应然定位,主观要素在责任阶层和不法阶层中的重复评价如何协调等直接关涉到责任阶层本质定位的一些基本问题......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内地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社会危害性排除在外,构成犯罪诸要素之间呈一种平面状态,无层次之分,主观责任......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
期待可能性应以纯粹行为人标准作为判断标准。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深厚的生命根基,具有哲学与法学根基,具有人性基础并且体现刑法的谦......
陷害教唆是指教唆人出于陷害他人的目的,以使他人的实行行为以未遂而告终的意思,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行为。在陷害教唆中,教唆人与被教......
2006,一场反商业贿赂的风暴在中国大地掀起。商业贿赂与市场经济共生,由来已久。它是市场“潜规则”?营销“润滑剂”?抑或腐蚀心灵、毁......
【正】 抢劫犯罪虽属财产型犯罪,但它不仅侵犯财产权利,而且直接侵害人身权利.这种由双重客体组成的结合罪,无论从刑法理论上,还是......
私渡与外逃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目的不同。私渡的目的是为了探亲、访友、过耕、放牧、互市等非政治性的目的。有的因生活所迫,有的......
在一个宏大的刑法刑事政策化语境下,可罚性阶层的运用无疑是其中一条现实可行的进路。可罚性在刑法之内可以起到联结犯罪论与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