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而不伤相关论文
作为《诗经》首篇,《周南·关雎》具有明大旨的意义,因而其解释历来为注家重视。《论语》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语对于......
止庵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122758 2014-08 45.00 母亲故世三年之后,止庵将缠绵之情涓滴沉淀,借助文字片断式地向......
曹文轩著的《青铜葵花》通过讲述大麦地的一户农家少年经历苦难的历程和其显示的风度,阐释了作家对“苦难”意义的深刻理解—“苦难......
【摘要】论文深入探讨了《采薇》一诗的情感基调与意境,揭示全诗表现了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并对诗歌的表现技巧作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仅是一种民族性的社会文化与处世法则,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艺创作指导。国产灾难片就有着“哀而不伤”,......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建立了一系列的音乐理论思想体系,影响着后世,直到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还深受孔子的影响。本文......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包括动画在内的多种艺术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这种传统的理念,将其与近现代西方的某些......
中国的悲剧精神以“哀而不伤”为理想,但却在衰极、伤极之后走向两个极端,造成了中国文学伦理规范被压抑,转而在艺术审美上取得巨大成......
盘锦作家杨春风用45万字的《辽河渡1931—1945》,以文学的方式把1931—1945年东北地域普通民众的时代表情留存下来。作家秉持家国......
亲爱的孔子:您好!《论语》这部记载着您及您弟子言行点滴的大作已流传至今。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本书在哲学、政治、道德、教育、文艺......
20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张爱玲的小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湖。从其读者群来看,她的读者数量众多。层次广泛,可谓有雅有俗,有老有少......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战国秦汉以来,学者们对孔子的思想已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对于孔子的乐制......
摘 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孔子“和”的美学思想在后来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得到了体现。现代电影《钢的琴》就是典型例子,历史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研究评论其的文章是铺天盖地,举不胜举。然而,鲜有评论者谈及该文引用......
<正>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讲述了三代人的悲剧:作为第一代人的老船夫、作为第二代人的翠翠、作为第三代人的天保都死去了,翠翠和傩......
草遍地生根,有土的地方就有草,草的生命力何其顽强,草籽落下的地方,便是飞草连天,烟花三月。 某处宅院,蓑草纷飞。主人看不过眼,便命仆......
《簪花仕女图》的主题并非是赏花游园。该画中的配角、配物、配饰、配景,皆有文献依据,且暗含数个历史典故。此图的母本可能是安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65-0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
中国古典戏曲没有像西方戏剧那样"一悲到底"的大悲剧,故而有人竟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其实是不能用西方固有的美学理论去套在中......
一、文本解读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作者以淡而不浅、哀而不伤的情感记叙了英子的成长历程.、插叙手法的运用使现实和回忆完美......
<正>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的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说:"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①朱......
白先勇透过独特的悲剧视角去关注永恒的人性,带给读者更多的心灵触动和对自身命运的反省,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享......
前几日合肥迎来今冬初雪。虽不大,却仍有“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之意。冬雪总有一种仪式感,却又凭着那份随性和博大,难......
古代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琴歌风格简淡含蓄,意境唯美,使其尤为蓬荜生辉。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崇高而极富有理性的把握自我,追求含蓄的表......
电影《南京!南京!》是中国电影的一部重要作品。为了拍摄这部再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导演陆川完成了许多的挑战,获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并且永远穿着新鲜的彩衣,究其原因,在缠绵悱恻的故事中“出演”的主角大抵是充满激情与想象......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创始人,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美学观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元杂剧悲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中和"的审美特征.在保持悲剧冲突的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喜衬悲,寓哭于笑,情节结......
"诗可以怨"突出的是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也是儒家政治、社会理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体现的是"......
<正> 关于儒家的诗教,历来学者的解释和看法都不尽相同。近几年来,当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热门研究课题的时候,儒家的诗教也被纳入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崇礼尚文"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文论话语体现出鲜明的礼......
现代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和他们自身的音乐学习,有着强调个人情感宣泄和谋取自身功利目的的显著特征。然而只强调自身初步的音乐体验......
王夫之的三组以湖湘文化为题材的《潇湘怨词》分别寄调《摸鱼儿》和《蝶恋花》,以寄托自己作为明室遗民的亡国哀思。前两组仿效辛......
本文认为王维的王言作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赠答、送别、游览、述怀”四类;此四类诗是因表现内容及描写对象之不同而显出某些差异......
《老王》是杨绛先生73岁所写的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平淡地叙述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刻画了同处于"活命"状态下的"我"......
<正> 先秦是我国美学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先秦时期的美学主要是音乐美学。对音乐美学贡献最大的在诸子中首推孔子。“孔子之谓集......
<正>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