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而不怒相关论文
俞平伯关于《红楼梦》风格的“怨而不怒”说,是在红学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巧借儒家经典诗论拈出的一个很有争议的著名观点。它是一个......
至孔子时代,中国诗创作的艺术水平已经很高,后来诗歌发展与完善的众多艺术要素当时均已成形、成熟并被灵活运用。对此最有力的证明......
郭维一部好影片我觉得这部影片非常好。艺术思想很好,艺术构思有新意。我很受感动,感情上有共鸣。影片的主人公外公是唱京剧的,但......
在1998年4月的北京,林兆华导演推出《三妹妹·等待戈多》,与《三姊妹》的问世相隔了几乎一个世纪。《三姊妹》构思于1899年,成稿于190......
现代散文中,闲话甚为风行,甚而形成了一种闲话文风。而与这种闲话相对应的心态是闲适或悠闲,如周作人的小品。张中行的琐话也是一种闲......
我有两个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兼朋友。两人听说我要把他们的“城南旧事”写出来,都跟我急,一个威胁要断交;一个扬言要动刀。尽管如此,为了......
思妇诗是以描写妇女思念远行丈夫为题材的诗歌,或思妇自作,或他者代言,即便是他者代言,也须模仿思妇的口吻,将思妇视为抒情主体。在古诗......
记得十几岁时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每次看都笑得不行。一本书,这么多年来不知看了多少次,以至于里面的篇章段落,人物言语甚至表情都......
说到现代散文的“情致”,朱自清必被提及,人们自然想到他的《背影》。“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他......
【正】 《红楼梦》讨论中不同意见很多,但最大的分歧在原著与程、高续作的评价及其引起的有关理论是非的争论上面。崇原著而贬续书......
<正>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因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而迫使诗人隐匿其创作个性,销敛其思想和艺术锋芒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中......
近代以来,激进思潮盛行,在此一思潮中儒家的'怨而不怒'理论受到了激烈的批评,论者的着眼点基本上在'怨'的激烈程......
应该赋予郭沫若的历史剧以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不是靠别人给它确定的,而是由郭沫若历史剧本身所奠定的。这种地位的奠定又主要的是......
黄庭坚的辞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情感上,既深于亲情、笃于友谊,又明于哲理、富有机趣.风格上,则怨而不怒、婉而多讽,境界高而趣......
<正>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屈原的爱国主义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在讨论中,一些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持肯定意见的同志主要是从屈原......
方拱乾是清初“别有认识意义”的一位诗学名家:他出身桐城科举望族,与其流贬出关的五子,同属于顺康之际知识分子的精英群体,也是最......
<正>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很广,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诚"和"直"。一则,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人言为信。二则,这体现在中国文学传统之......
古代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琴歌风格简淡含蓄,意境唯美,使其尤为蓬荜生辉。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崇高而极富有理性的把握自我,追求含蓄的表......
1847年,在众多正直官吏的鼎力推举下,道光皇帝再次起用沦谪西北的林则徐,任命他为云贵总督。林则徐即从西安“束装就道,经由川蜀,备历险......
<正>徐枕亚(1889—1937)的《玉梨魂》是民初言情小说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言情小说之祖"。1912年,徐枕亚在《民权报》任新闻编辑期......
孔子在仁德修养方面不主张怨,但在事君政事方面却是主张怨的。“诗可以怨”的本义是士人借用诗三百以讽谏政事,且并未有“怨而不怒”......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相思离别,多少年来,一直是古代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伯兮》即写妇人对征夫的思念;而《楚......
王夫之的三组以湖湘文化为题材的《潇湘怨词》分别寄调《摸鱼儿》和《蝶恋花》,以寄托自己作为明室遗民的亡国哀思。前两组仿效辛......
讀義山詩,發現“雨”是其詩作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字。不論從人們常講的“意境”、“氛圍”、“形象”意義上,還是從稍稍拗口一點......
<正>《焚椒录》是一篇罕见的辽代笔记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小说作者王鼎,字虚中,涿州人,辽道宗清宁五年擢进士第。......
《老王》是杨绛先生73岁所写的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平淡地叙述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刻画了同处于"活命"状态下的"我"......
不管怎样认识儒家诗学儒家诗学,在中国古代占据主体地位确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诗可以怨”的另一相辅而又相成的命题——“怨而不......
<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在镇江送别友人辛渐时所吟二首绝句的第一首。......
<正>中国传统的经典诗歌理论,据陈伯海先生研究,是以"情志为本"的。《文心雕龙·附会》说:"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
<正> 中国古典文论向有“缘情”之说,如“诗之为学,性情而已”(《汉书·翼奉传》)、“文,心学也”(刘熙载《游艺约言》),意思是诗......
<正>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帝王不仅占有巨大的财富,而且把众多妇女当作玩物锁闭在深宫中。年复一年,这些妇女在森严的宫廷律令......
中国文化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妇女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她们在被抛弃被损害的时候,往往选择含悲忍泪、屈从事实,把屈辱和痛苦深......
辛弃疾被誉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气魄阔大,意境高远,却难掩悲壮、苍凉和词人当政者的怨怼。但作者的怨怼之心在其作品中的表现非......
《氓》是中国文学弃妇诗的开山作,其主旨既非"弃背困悔"、"弃妇道悔",女主人公也不是"愤怒的反抗者"。《氓》所表现的既是周代社会......
<正> 早在十八世纪末年,英人马戛尔尼在中国皇帝的热河行宫观剧后,便以西方文学分类法,将所看到的中国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直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