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怨相关论文
"诗言志"与"诗可以怨"是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二者的源流辨析入手,考察二者的不同之处并梳理其关系。从中我们......
学者钱钟书曾从文学意义上深刻重释“诗可以怨”,认为这个概念是“常谈”与“套板”,但牵涉非常重要的诗学问题。其旧体诗集《槐聚诗......
自孔子提出“诗可以怨”以来,“怨”不仅成为诗歌的功能,也逐渐成为诗歌审美的标准。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诗歌时,“怨”亦成为重......
“怨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从孔子从诗歌功能的角度出于政教目的提出“诗可以怨”开始,到屈原第一次在诗歌创作中无限......
<正>文学是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以艺术地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借以丰富知识、提升智慧、陶冶情感、塑造灵魂的文......
摘 要:西汉著名女作家班婕妤的五言诗作仅有一首《团扇》传世,却凭此受到钟嵘的欣赏,《诗品》中列其为上品,共计有四次提及且语多褒扬......
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打......
上篇“:诗可以怨”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经过历代众多文人学者的提炼发挥,“诗可以怨”被......
“诗可以怨”是中国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源于孔子的“可以怨”,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历代诗人学者在此基础上各有阐发,使得......
钟嵘《诗品》中品评诗人时多见“怨”字,钟嵘认为是“五言之警策”的诗歌也大多数都是情感基调悲伤的.钟嵘对“怨”精微的审美,带......
钱钟书先生曾在其论文中开一位无名诗人李廷彦的玩笑,提到在诗中为了凑对而编出“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的句子以呈上司,颇得上......
一、“诗可以怨”的提出rn“诗可以怨”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诗可以怨”是由孔子从的社会作用出发而提出的.记载道......
“诗可以怨”之“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怨刺上政,二是抒发普通人的不平之鸣。包括爱情婚姻不幸之怨,游子思妇别离、相思之怨,......
<正> 《诗镜》是古代印度文学理论的总结,由公元七世纪的檀丁或称执杖者的诗学家所著。这部诗学论著象镜子能照出事物的影象一样,......
孔子说"诗可以怨"是从诗的社会效用出发,钱锺书论"诗可以怨"则从诗情的源头出发。孔子的"诗可以怨"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谈诗的应用,......
“诗可以怨”与“不平则鸣”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指出了文学作用于社会的功用,但后者的内涵更加丰富;个人抒情色彩更加突出;而且对文学本......
“诗可以怨”首先作为文学的功能价值论,后来引申到创作论,这种诗学理论的演变与周代“典乐”制度的兴盛与崩坏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对......
古典诗学中,“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是很难分开的。“怨”是诗人以文学为手段来进行政治实践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群”的......
上古以来的进谏制度,孕育了以诗讽谏的政治文明传统。作为这一政治-艺术活动的副产品,怨刺诗不仅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
钟嵘的《诗品》是认识中国感伤诗学传统的重要理论著作。钟嵘先在《诗品序》中提出了"诗可以怨",将"怨"视作诗歌的本质属性之一,并......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Emily Bronte and Emily Dickinson,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two poets have many affinitie......
以怨言诗固然为中国诗学的一个传统,但孔子所言"诗可以怨"亦自有其经解本义,对古典进行现代阐释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和力求揭示古人......
“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多有体现,但以往学者少有讨论黄宗羲、龚自珍对“诗可以怨”思......
“诗可以怨”的诗学思想,肇始于孔子,经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深化和发展,形成“发愤著书”,“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等......
"诗可以怨"与"物哀"分别为中日诗学中传统而重要的观点。由于日本文论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而这两个诗学观之间存在必然的......
“诗可以怨”具“怨刺上政”和“舒心志愤懑”两个向度,虽正统思想重在“中和”,但钱钟书先生仍指出了经学家的异端看法,列举出从何休......
"诗可以怨"突出的是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也是儒家政治、社会理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体现的是"......
《诗》是孔子教育弟子、培养君子性情的重要途径。“诗可以兴”即学《诗》可以培养感通之仁,使人与自然宇宙圆融无碍;“诗可以观”即......
“诗可以怨”的阐释史包含由《诗》到“诗”的泛化以及从“怨而不怒”到“发愤抒情”的分野。其中“诗”“可以”“怨”三者的释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诗”“志”关系是先秦诗学的核心关系。朱自清先生对“诗言志”命题从赋诗言志、献诗陈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做了经典......
立足于"国学视野"与"大文论观",可实现中国传统文论命题"诗可以怨"研究在文字、文化、文学三个向度上的新拓展。"怨"是"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春秋时代孔子提出的文学理论 ,时人为其意味规定了一个“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的情感的界限。然而 ,情感的发泄是不......
“诗可以怨”是一个最先由孔子提出来的重要命题。它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三者共同构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这一命题强......
钱钟书的文学批评论文《诗可以怨》从文学和心理学两大方面对传统的历史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渊博睿智、明辨深思,横贯中西、打通......
钱钟书先生在其《诗可以怨》这篇文章中,从创作论与主体创作心理角度出发,以博古通今、汇通中外的学识与眼光将"诗可以怨"的传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