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佩克相关论文
一 在东京教书,虽有寒暑假,喘口气就过完了。随后又是上课、考试、开会、报表,周而复始、川流不息,又兼身为人母,几年下来,有些上气不......
初识兹丹涅克·斯维拉克(Zdeněk Svěrák),是二十多年前在布拉格查理大学读书时收看捷克电视台的娱乐综艺晚会,清癯瘦高的他和搭档在......
英文中的robot(机器人)。是由南斯拉夫语“劳役、奴隶”一词派生出来的。并在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2年搬上纽约舞台的戏......
一、机器人不能够伤害人类,也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懈怠而令人类受到伤害; 二、机器人必须听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悖; ......
《牧场之国》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游记《海国风情》中的一篇,以优美细腻的语言展示了荷兰风光的魅力。课文是一篇写景......
<正>一、复习导入,走进荷兰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荷兰,(指着课题)去欣赏那里的田园诗情。(生齐读课题)师:读......
<正>一欣赏风光,了解风情,揭示课题师:俗话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出国门,游一游,看一看。咱们先......
关于生产,马克思有一句经典名言:"只有人才能进行有目的的生产",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仅以满足生活需求为目的,而且是主体对对......
<正> 有的同志把艺术的不同形态和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创作方法),说成是艺术的多元化.这是一种误解.以创作方法为例,浪漫主义、现......
<正>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推出了自己的科幻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描述了机器人被大批制造出来用以充当劳动力的情形......
<正> 用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代替 人工作,是人类长久以来的 梦想,中外相关传说和想象甚多。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原始机器人以活雕像......
扬·穆卡若夫斯基(Jan Mukarovsk■,1891—1975),捷克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是布拉格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20世纪初,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创作的三幕科幻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第......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1939年,美国推出了......
<正>序言本论是围绕着"机器人与人偶"这一主题,阐发的有关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的一些关联随想。众所周知,很早之前机器人就已经......
《1968》:“这是我祖国的旗帜”《1968》(1968年)无疑是捷克摄影家索德克的作品中极其另类的一张。因为他自己声称他对于政治不感......
<正>名词解释:真正的春天"真正的春天",指的是你亲眼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春天,而不是从书上、从别人的文章里、从好词佳句......
游记通过描写自然山河。社会风情,帮助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它的题材异常广泛,日月山川,花鸟草木,古迹园林,......
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长廊中,捷克现代著名作家恰佩克是被人们忽略却又不该忽略的。卡雷尔·恰佩克(或译作卡里尔·恰彼克)......
<正> 1938年12月的一天,天灰蒙蒙的,卡尔·恰佩克最后一次拿起了笔。从那时起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这50多年中发生了多少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