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局相关论文
1884年8月23日,法国驻福州领事发出通告,对华宣战。一个多小时后,福建水师马尾军港里的全部中国船只,就被同时停泊在那里的法国舰......
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是从建立在航海、商业、殖民基础上的海上文明中孕育催生出来的。顾准先生说:“海上文明者,从土生......
【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厂,大小共计16所,较大的有上海江南制造局(即江南造船厂的......
清代后期的军事战略演变划分为陆权主导时期、海权兴起时期、陆海并守时期、陆权主导时期四个时期.福建船政局在1866年至1907年期间......
福建船政局的发展,为1874年清政府抵御日本侵略台湾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初步显示了清政府近代海军的优势.而187......
期刊
<正>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但这并不是说,我国近代就没有出色的人才。有......
本文考订的是1871年5月到1877年3月,青年严复在福建船政局实习期间的一些史实。经考订得知,严复先后在“建威”帆船和“扬武”轮船上......
中国古典文化将人理解为德性的存在,将“纲常伦纪”视为德性的内涵,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性人,服务于皇权统治。在德性人的视域中,西方......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兰仲,号召民,又号铁庵,广东顺德人,晚清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黎兆棠奉清廷指令上任督办......
【近代海军从马尾起步】 马尾,近70平方公里的地盘,隋代以降,不过闽县乡镇治下的一个“里”与两个“图”而已,却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
翻开近代中国海战史,正是一幅变革中求生存的民族兴衰史,充满令人心酸的战事。知耻而后勇,相信曾经的百年沧桑对今天启发国人捍卫海洋......
福建船政局人才辈出,但有一对父子船政精英,其感人的事迹鲜为人知。那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父亲林秉慧:著名的慈善家 林秉......
<正> 和许多落后国家一样,中国是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下开始自己近代化的历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中国被迫向外部世界......
<正> 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左宗棠奏请创设的福建船政学堂(原名“求是堂艺局”)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1877年(光绪三年),洋务......
林庆元教授著<福建船政局史稿>一书的增订本与初版相比,增加了概述及福建船政局历史研究述评、福建船政局造船一览表、福建船政局......
严复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局创办的“求是堂艺局”(俗称船政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学制5年,于同治十年毕业。光绪二年(1876年),......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学堂●肖忠生沈葆桢(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祖籍浙江,后迁福州,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带头人之一。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沈葆桢任福......
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局,为了能制造自己的轮船,重金聘请法国工程师来闽教习指导,因此在管理上存在着明显不同的两种风格。在洋员......
<正> 福建船政局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办的41年间,从产生、扩展到衰败,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其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正> 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历史的研究,素为治史者所注目。建国以来,公开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约达二十余篇。而1986年由福建......
论晚清财政对洋务运动的影响陈秀尾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的。洋务运动使一个泱泱农业大国......
<正> 晚清进入同治、光绪两朝,与我国福建及东南诸省的经济近代化步伐紧密相关的事件千头万绪,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两件大事,......
<正> 在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式学堂。它从自强、求富的目标出发,广泛吸收和借鉴当时......
清末福建船政局的技术引进郑剑顺清同治五年(工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专门制造轮船的工厂。清朝统治者鉴于西方列强的......
对外开放与福建船政局的兴衰紧密相连。船政局在突破“夷夏之防”观念、“师夷”、“借法自强”、采用对外开放的举措中诞生,又在......
现代工业的产生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标志,而且推动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以位于福州的福建船政局为......
当年.福建船政局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在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在“技”“政”“教”多领域为中国社会变革开出新路径、新境界的民族精......
何如璋(1838——1891),字衍信,号子峨,广东省大埔县双坑村人.1861年中举,1868年中进士,1877年至1882年任驻日公使,1883年冬至1884......
近代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是继幼童赴美之后的又一次借异邦以育才的举动,其延续时间长,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在中国留学史上具有重要......
福州豫章罗氏世居城内南营街,至五口通商福州始设英、法领事馆,外侨及传教士来者渐多,城外苍前山景物苍郁,领事馆及外侨多聚集于此,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