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耻且格相关论文
句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杂感》 古诗文速用:最圆润的珍珠要经过沙砾的......
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种外化为礼,在心为德,让民众在道德上形成自觉,并使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社会建设与维护社会稳......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对大学生的管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僵硬呆板的管理理念,与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抵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趋势愈加凸显.大学教育在取得解决高考难题,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成就的同时,......
中国"德治"、"德化"思想源远流长.三代的"明德"、"新民"开德治之先河,孔子的"有耻且格"启德化之统绪,由此揭示了价值内化在德治中......
"因不失其亲"历来说解丛出,莫衷一是,对此提出了新解:"因"当释为"仁"。"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应当释为"怀有仁爱之心不失去自己......
就质量谈质量是本末倒置,而从文化中寻找质量管理之道,或许可以一窥堂奥.质量的基础离不开基本的价值判断、基本的是非观、基本的......
自《菊与刀》问世以来,人们常将日本文化归结为"耻感文化",追根溯源,"耻辱"一词源于儒家经典《论语·学而》篇中的"恭近于礼,......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将《论语·为政》篇中的“有耻且格”释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到达在上者所要领导......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谈到的耻感文化与法治的关系仍然隶属于德治和法治的问题。但是,从耻感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当今社会转型道德本身需要求证道德标......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释义】在个人行为上有做人的标准,知道礼义廉耻,能出......
<正>某日,有新闻报道了一桩家庭官司。老父以儿子、儿媳未尽赡养义务,欲索回已赠与孙子的房屋;儿子、儿媳则坚称自己已履行赠与合......
<正>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政治家,德重要还是能重要,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最好是德才......
“有耻且格”与“免而无耻”——谈道德与法制的关系谢明慧1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十分关注道德和法制的关系问题,而它实质上是一个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