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表温度异常相关论文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对民众的健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了重要......
本文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TC)资料,使用广义平......
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2年逐日降水、温度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资料、逐月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
本文利用中国西南地区26个台站1961-2010年春季逐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西南......
利用1950-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lSST海温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环流特征指数和160测站月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
本文采用1950~2000年观测的不同海域(全球、热带外、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及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分别驱动NCAR Cam3......
本文利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94站1958~2007年共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引入WAP指数,对该区域各季节WAP指数的多年平均分布特征、区域......
文中利用15a(1982~1996)的NOAA射出长波辐射(OLR)、NCEP/NCAR的风场和海表温度(SST) 再分析网格点资料研究了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
首先建立一个用于优化热带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积分初始场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由此提高模式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年际预测的准确率......
利用1964~1993年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与El Ni(......
通过对1982~199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NOAA/AVHRR)1°×1°海表周平均温度(SST)遥感资料的分析,发现南海SST异常存在大约4年与8年尺度的振......
利用1979-2015年降水观测资料、海表温度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京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南京夏季降水具有明显......
利用MODIS反演的海表温度数据以及东黄海区表面温度历史数据等,对2014年在25°~40°N、120°~128°E范围内的东海及......
利用季降水异常的典型集合相关预测模式,研究了前期和同期不同季节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场与中国夏季旱涝的遥相关分布特征以及这种相关......
基于1951/1952—2012/2013年冬季Hadley气候中心的月平均海表层温度(SST)和中国160个台站冬季逐月平均气温等资料,利用最新发展的......
利用1960--2004年我国586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每个季节和每个站点,以雨Et降水量升序排列的第90个百分位值定义极端日降水......
利用近50年华南地区站点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海洋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
<正>1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1951—2014年南京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使用经......
利用1951—2014年南京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南京夏季降水的逐候演变特征及其异......
东方亚洲夏天降雨(EASR ) 的第一个十的带模式被降雨异例沿着东方亚洲副热带的雨带描绘。这研究集中于第二个十的带模式(2DLM ) ,为......
在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TC ) 活动被 El Ni 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 o 事件。在大多数研究 El Ni ? o 现象基于最大的 SST 的地点被分开......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th Pacific SST Anomalies 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Januar
Based on the 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dat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
利用NCEP/NCAR月平均海表温度及北半球大气环流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热带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状况下东亚初夏(5、6月份)大气环流的......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大气和热带海洋模式的数值试验,模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通过风应力桥梁的相互作用过程.利用NCEP......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北极涛动的时空结构,研究了中纬度海气耦合的若干特征,并就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对......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及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联系.通过SVD......
判定局地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对海气耦合模式中应用哪种形式的“强迫模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根据海表热通量异常与海表温度异......
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会严重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存......
海表温度高于28°C的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大气对流活动最强的海域,是海洋加热大气最重要的海域之一,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有非......
本文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GPCC月降水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分解、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东亚夏季......
热带和热带外的气候通过大气和海洋所传递的遥相关信号紧密相联。热带气候变化对热带外气候有着显著影响;反之亦然。热带内外的遥......
以往的研究中多采用NCE/NCAR再分析资料来讨论南亚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鉴于其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采用ER......
对 1951- 1999年中国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异常与海温异常关系的分析表明 ,前期及同期各季节三大洋海表温度异常 (SSTA)与长江流域降水......
热带印太海盆热力异常是影响东亚季风气候尤其是我国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围绕热带印太海盆海表温度变率主要模态及其与东......
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对海面风场的影响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它是将海洋系统以及大......
最强中心出现在160°W以东地区的北太平洋风暴轴定义为东部型风暴轴,针对这种异常现象,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
利用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不同海域(全球、热带外、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等)1950-2000年逐月......
最强中心出现在160°W以东地区的北太平洋风暴轴定义为东部型风暴轴,针对这种短期气候异常现象,利用大气环流模式CAM 3.0对其......
期刊
计算了黑潮延伸体区域冬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平均值,并选取了正、负异常年份,对正、负异常年份的气旋活动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1950-2000年逐月观测的不同海域(全球、热带外、热带、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及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分别驱动NCARCAM3......
利用英国气象局哈得来中心的1950—2011年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采用联合回归-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东部太平洋型ENSO(东部型ENSO......
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h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0.125°×0.125°)、NOAA逐日海表温度资料(水平分辨率0.25°......
风暴轴对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形成和变化有重要意义,沿风暴轴活跃的天气尺度瞬变波能引起大气热量和动量重新分布。风暴轴的活动还......
利用1961—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陕西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陕西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陕西冬季气温......
应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不同海域(全球、热带外、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及......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
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SST资料,利用时间序列的统计学特征分析了中国7个主要远洋作业渔场1982-2011年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