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祀相关论文
曹锦炎发表在《简帛》第十八辑的《上博竹书〈卉茅之外〉注释》(以下简称《注释》)一文~①,提前刊布了上博简中的一篇简文。该篇虽......
本文把屈原的《九歌》还原在一个与早期民俗、原始祭祀密切相关的背景下,考察《九歌》与之的关系。首先说明原始九歌的产生,与当时......
“好事鬼”~①、“信巫鬼,重淫祀”~②是历史文献中对百越之地和楚国境内社会风俗的常见描述。鬼神观念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观念和......
在寒食节的早期发展史上,介子推传说及其信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正是在介子推传说、特别是介子推信仰的推动下,寒食节......
自古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多有淫祀的文化风俗。《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信巫鬼,重淫祀”。《隋书·地理志》记载,扬州“其俗信鬼神,好......
本文主要依据清初无神论者周召在其《双桥随笔》中所提到的淫祀问题材料.大致地考察了周召反淫祀思想的无神论要素及其儒教本质,并认......
白帝天王信仰是湖南湘西地区众多民间信仰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明代末年,清代逐渐成为湘西地区苗族、汉族、土家族等......
1928年颁布的《神祠存废标准》记载了国家政权清理传统神祇的情况。此一清理,从清朝末年就开始了。这些清理状况表明,中国古代,在......
科举神为民间造神的产物,很难为官方正统所接受。科举主神文昌帝君尽管在元代已获得敕封,在明代仍因出身不正被归为淫祀,移出官祭......
信鬼尚巫之俗发展到宋代,由于阶级矛盾的推动、佛道世俗化的刺激,加上统治者对它采取的暧昧政策,呈现出沉渣泛起之势.其时,巫风泛......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尚巫之风非常盛行,由此出现了很多专业巫观,他们多不从事其他职业,而以巫术为谋生手段。由于巫风昌......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造像、抄经和淫祀。佛教造像是这个时期造像活动的主流,道教为了自己的发展也逐渐加入造像活动,还有为凡人设祠......
中国古代历朝皆有祀典之编纂,列于祀典之祭祀对象得享岁时供奉,而民间信仰中的诸多祭祀会被官方目为"淫祀"。宋代民间信仰比之前代益......
农本意识是农业社会中统治理念和主流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两汉时期,为了强化农本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风俗通义》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汉代文献,它不仅是对汉时社会生活的记录,更是一位乱世儒臣个人政治理想的表达,尤其是书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是通常所言的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它们与戊戌以降中国儒教传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历史关联。......
唐宋以来,我国宗教信仰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正统,以夜聚晓散、男女混杂、吃菜事摩,乃至于"杀人祭鬼"为异端的正、邪二元格局;......
刘禹锡擅长于描述土风民俗。他对西南一带盛行的淫祀与巫风作了记述,对边地人民在节日、种田、狩猎、采菱等方面的种种生活习俗进行......
"神道设教"的主旨在于利用鬼神之道对人们进行教化,以维护现行统治秩序和传统伦理道德。明清山西民间的多神信仰既是这种思想的体......
六朝志怪小说记载了一系列普通人物非正常死亡后,被民众立祠建庙进行祭祀,成为低微的神祇的故事,体现了六朝民间神仙信仰的独特性......
汉代民间的鬼神祭祀并非单纯地以祈福禳灾为目的,它还包含有以祝诅等巫术伤害他人,被伤害者甚至有可能是最高统治阶层。祭祀中害人......
自古以来,佛山民间信奉的鬼神多,而供奉鬼神的庙宇就更多,众多的庙宇自然就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私祀乃至淫祀。民间私祀的存在使得基......
淫者,过也。淫祀是对在社会中下层广泛流行的部分祭祀活动的总称,是区别于统治阶层所认定的祀典内容之外的不合法祭祀,它属于民间......
明代,叶春及作为惠安县令在其辖地实行"王道之治"的政治抱负,作为"王道之治"一部分的"敬鬼神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规约与冲击。《......
龙母是岭南地区广为民众信奉的重要神祗,历史上曾获得诸多封建帝王的赐额和敕封,因而具有正统色彩。但是,历代也不乏有主张对之加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