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哲学相关论文
“理”这一语词被思想话语所重视是发生于魏晋时期的事件,但当时仅作为一种“虚位”的语言形式,而非内涵明确的“定名”。《人物志》......
王弼和郭象的思想体系之间呈现出惊人的相关性。无论是在本体论的建构,还是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方面,王弼与郭象哲学都体现了正题与和......
<正> 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魏晋玄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就目前看来,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已有人著文进行了分析和区别;......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是王弼哲学的最基本的命题 ,王弼的全部社会思想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释。在这两个命题里 :“祟本息末”......
<正> 王弼是魏晋时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关于他的哲学思想,研究者论列已多。一些论者把它归纳成几论:“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
王弼开魏晋玄学先河,批判的否定两汉神学,继承老庄,融合儒、道两家思想,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以“无”为本、名教出于自然、言不尽......
<正> 为了从哲学上概括和总结汉魏之际统治阶级各项政策的得失利弊,为处于柔弱地位的曹魏政权提供经世治民的统治原则,为处于险恶......
从王弼重新诠释老子哲学的个案说明 :在中国传统哲学形上学中 ,有本源论与本体论之区分。本源论的特点 ,是通过揭示由终极本源到万......
曹魏时期思想家刘劭的人材学专著《人物志》,虽然是以才性理论和人物鉴识为主要内容,但体现了大量政治哲学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再现......
<正> 学术界有个通常的说法,魏晋玄学本体论的诞生,有赖于言意之辩的新方法,王弼首倡得意忘言,建立起玄学本体论系统新说,得意忘言......
【正】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代,无论哲学的对象,哲学的方法还是哲学体系的构建,它都不同于先秦诸子及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