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化论相关论文
本文围绕魏晋玄学的主题--“有无之辨”,具体说明了郭象“独化论”的产生原因、发展脉络,并揭示了“独化论”的范畴体系。郭象扬弃了......
《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写,其价值就在于它已经从具体的寓言人物的描写中抽象了出来,并且由于它是从《德充符》的弱者的形象中发展......
郭象的“独化论”哲学是唯物主义的 ,但时代的局限性使其哲学带有致命的缺陷 ,不了解物质的本质一般性 ,不了解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
"独化论"是郭象玄学思想的个性特征,一般认为成玄英也是这一论点的赞同与继承者.实际上,成玄英与郭象对"独化"的认识是有根本区别......
莱布尼兹单子论立足于数理逻辑为宇宙谐和论寻求根据,郭象独化论则以《庄子注》的中国诠释法从内圣外王的思辨理路获取了宇宙和合的......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将其与两汉自然哲学着重讨论的宇宙生成问题区别开来.以王弼为代表的贵无论者提出了"以无为本"、"有生于无";......
王弼以“得意忘言”的方式建立贵无论进而开创魏晋玄学之后,郭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地运用“寄言出意”的方法,借助注《庄子》的机......
郭象的玄学体系熔传统儒家的伦常与庄子的自然之道于一炉。以“独化论”为根基,以“性、命”说为连接,塑造出“游外冥内”的圣人人格......
“独化”是郭象哲学的核心性范畴。以“独化”范畴为中心,在郭象的自然观中存在着一纵一横两条逻辑链条。纵向性的逻辑链条存在于个......
郭象是著名的玄学家,他的玄学思想自成体系,由独化论、足性论和命运论组成。而三者皆由“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而来。因此,以这一......
<正>《庄子·天下》篇提出了庄子后学黄老派积极人世、开拓进取的"内圣外王"概念,但在《庄子》书中仅此一见,且表述简单,内含模糊,......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贯穿着“玄之又玄”的“有无之辩”,为了从本根上调和社会政治规范与个体本性的紧张关系,郭象从自然创始和宇宙生......
西晋时期,郭象的独化论可以说达到了玄学理论的高峰,如果将郭象的思想看作是向秀思想的发挥,那么<晋书·向秀传>所称誉的向秀<......
【正】 流传于世的《列子》,其真伪及成书年代,唐宋以来学者聚讼不休。近代学界渐趋向于认定该书是魏晋人所托。这个结论大致是不......
这是一篇供讨论的文章,看法未臻成熟,论点不尽允当,仅仅是对玄学重新探索的一种尝试。本文就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立论,指出郭象虽......
<正> 郭象字子玄,生于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卒于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是西晋时期重要的玄学家之一。他的《庄子注》,相传是在......
<正>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基本理论特质的探讨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30—40年......
“有无关系”是魏晋玄学家讨论的焦点。这一命题的每一次理路变化都是以王朝政权的合理性辩称为根因。它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王弼为......
《崇有论》就其性质言 ,应属玄学。裴危页学兼儒道 ,擅长“清谈” ;“崇有”之论着重于“有无本末”的本体论和“自然名教”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