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公全书相关论文
关于章太炎与王阳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两篇代表性的文章,那就是朱维铮先生的《章太炎与王阳明》(一九八○)和孙万国先生的《也......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集心学之大成者,他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将儒释道三者融合,再加上自己......
<正> 王阳明“主贵阳书院”,见于《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一》。正德四年(1509年)“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党员干部读书,首先是要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批示,要求重温毛......
<正>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逝世于明朝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享年五十七岁。王阳明出生在余姚,......
本文认为,宋明理学的一个实质精神是人统一于天、个人服从社会、人的感性存在服从人的理性存在的整体本位主义或整体理性本位主义......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杨国荣义利之辩是儒家价值体系中的老问题。孔子而下,不同时代的儒家思想家对义利关系作了种种辩析。作为儒学......
自宋代开始,儒学从佛、道二教历时数百年的冲击所带来的阵痛中甦醒过来,重整旗鼓,再度振作,形成了自觉继承孔孟“道统”的新儒学......
论宋明理学的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张家成李班传统儒家学说以“明德”为本。儒家所谓的“为学”就是要学作“大人”、“圣人”,儒学的......
<正>宋明时期的理学家,殚精竭虑思考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理想,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最终发展到了对形上本体的探索:......
作为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理学,它的演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批判继承关系。但归根结蒂是后期封建生产关......
一、关于王守仁著作的文献学研究王守仁(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是近世儒学史上与朱熹齐名的儒......
目前学界主要依据三类命题判定中国哲学有“人类中心论”:一是“人为天下最灵”,二是“人最为天下贵”,三是“人者天地之心”。“......
明代的书院赵子富书院之制,盛行于宋元。明朝建立以后,在中央设有国学,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儒学,统由朝廷派官管理,官学在社会上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