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相关论文
精神现象学是精神分析学的思想来源之一,两者之间高度神似,尤其是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都以不完美作为其根本特征。从在场的面相学......
黑格尔的理论框架包含逻辑学、概念的发展和理性的上升,针对性地解决的是现代公民从意识内部的进步上升为整体文明的进步的问题。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仅再现了经济生活的一般性,而......
尽管精神现象学和精神分析学都是关于“精神”的理论,也都融入了大地之母的“爱欲”(Eros)力量进行思考,但是黑格尔的“精神”(Geist)以......
本文紧扣小说细节,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意识成长的视角揭示出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人物的批判态度.小说描绘了不同......
黑格尔对于真理问题的追问,可以说是其哲学的核心和实质所在.他的代表作《精神现象学》一书归根到底,便是要建立真理的科学知识.所......
处在巨变转折点上的1979年,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以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重构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诗与时代都在经历着误入歧途和重归正......
《黑格尔变奏》(2010)是杰姆逊“辩证法三部曲”(另两部指《辩证法之价》(2009)和《表征资本:评述》(2011))中的第二部,具体谈的是......
长期以来,因为黑格尔思想文本尤其是其公开发表的著作中,从未使用过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之名,使得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成为黑格尔研究中最......
经验概念是哲学之中的重要概念。它不仅是近代哲学对知识问题讨论的焦点,也在其他不同的哲学探讨的领域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
马尔科维奇的意义辨证论杜世洪、秦中书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西方语言哲学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统,马......
最早触及“他者”这个概念的哲学家足黑格尔.他在中从分析主奴关系入手,指出了“他者”对十确立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黑格尔指出,“自......
“亲亲互隐”在学术界是一个一直被热烈讨论的问题,本文将从黑格尔关于家庭伦理本质的规定以及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方面,探究“亲亲互......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内在逻辑进程中,主要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始终。通过对青年黑格尔和青......
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在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而他创作的《......
黑格尔在他的中对真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归纳起来有四点,分别是:真理是科学的体系;真理是全体,真理是圆圈式的发展过程;真理包......
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什么是人类所追求的本质依托和归宿?答案很简单,就是人类自身.可是,什么才是人类自身呢?哲学家们有这样的见解......
《精神现象学》包含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他全部哲学的雏形,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对......
高全喜同志研读黑格尔的过程深受马克思和科耶夫这两位最权威的黑格尔阐释者的影响,正是沿着黑格尔-马克思-科耶夫这条思想路径,该......
恩格斯把黑格尔比喻为哲学领域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1]272,邓晓芒先生则说《精神现象学》是他青年时代所憧憬的哲学圣殿[2]586。201......
<正> 一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以前,十七、十八世纪的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和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虽然承认......
【正】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
黑格尔充分重视"怀疑"在哲学中的作用并区分了"怀疑"与"怀疑主义"的不同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定位。二者之间区别产生的根源在于这他们对"否定......
<正>面对道德资本的争议,我们关心的:不是要讨论有没有道德资本或资本的道德一说,而是要从道德与资本这种混合交叉结合的情态、趋......
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与理解,需要透过“中国形象”外在的现象去探寻“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国形象”是黑格尔从精神现象学的......
“辩证法”是黑格尔广为熟知的概念,但事实上,“辩证法”可区分为“经验辩证法”和“范畴辩证法”,二者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精神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
黑格尔和拉康是分属两个时代的哲学巨匠,两者不论在文风还是在思想的基本立义方面都风格迥异.但是正如法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者......
教育是当代中国人的一大共同话题,而对教育的抱怨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接受教育,以便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另一......
《精神现象学》中意识的对象化理论,对理解鲁迅《野草》的“虚无”具有极好的理论借鉴意义。不同的是,鲁迅并非将“虚无”内构于纯......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实践概念引入了认识论。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形成,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料。......
《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内观"之书,它探讨的是事物向意识呈现的方式,即意识的诸形态。而意识的真理性是自我意识,一切意识必然都是......
运用精神现象学方法考察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是一个被多数人忽视的主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品格与现代性的世界本质的内在关联,客观......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描述了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意识从最初级的感性确定性阶段发展到知觉、知性阶段,进而发......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意识的经验科学”,即对一般意识的发展经验的客观逻辑考察,它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
实现人的生成是《精神现象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黑格尔通过对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以抽象的、逻辑的和思辨的形式表达了人在......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建构的方法论思想为指导,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分析数字化整塑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探索数字化......
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社会文化根源,在于启蒙运动以后确立的以个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道德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在启蒙文化的大背景下......
摘要:张世英先生的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他专注于黑格尔和德国古典哲学,第二个时期则转向现当代西方哲学和中西哲学的......
“整本书阅读”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专指对于那些代表着人类文明精髓之著作的阅读。就其概念......
<正> 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第8章用一句简单而著名的话,说明他对时间的见解,但这一见解在两方面令人感到费解,引起人们研究的......
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符号形式的哲学"闻名于世。世人皆知其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主要渊源于康德哲学......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第三笔记本第三个“补入”的第六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的最......
<正>定价:38.00元本书被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主要是对《精神现象学》前两部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详细解释,是海德格尔解......
期刊
【正】1797年初,27岁的黑格尔离开伯尔尼来到法兰克福,在那里他一直住到1801年初.法兰克福时期是黑格尔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
历史主义思维方式是自启蒙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之间西方思想的宝贵遗产。本文论述了德国诗人歌德在历史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