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会相关论文
长期以来,罗马教会一直为西方精神领袖的权威。然而16世纪初开始了具有全面意义的摆脱罗马教廷、实现教派独立的斗争,也就是马丁·路......
在格里高利一世担任罗马教皇时期,罗马教会已经通过多种途径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格里高利上台后整合教会财产,悉心经营,为之后罗马教......
本文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中世纪欧洲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维持的教权、皇权和贵族之间相互......
中世纪欧洲有两个平行但不对等的文化范畴:圣者与骑士,约略对应政治社会中的罗马教会和封建贵族,理论上后者往往逊前者一筹。两者都以......
14-15世纪的罗马城市正处于从中世纪恢复改建的过程,16世纪后罗马成为了欧洲的国际性大都市。罗马的城市规划、建筑以及广场不仅在......
《罗马书》12章1节至8节是保罗劝勉罗马教会的弟兄姊妹应该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并且还需要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有属灵的方法,运用好......
教会合一是上帝的旨意,是所有上帝的儿女当努力的方向。然而现实中,合一却是艰难的。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人类的常态是相互排斥、......
<正> 有关英国早期基督教的专题研究,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主要原因是史料匮乏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者不揣浅陋,根据所掌......
在西欧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利用当时的形势进行了一些改革,使罗马教会势力得到空前发展,罗马主教获得了西欧教会......
宗教改革 话说,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杯具”刚刚过去没多久,西班牙还以这个事儿当借口派出浩浩荡荡的无敌舰队跟英国海军叮叮咣咣地......
摘 要: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红线。层层分封的封建关系造成了世俗政权的严重分裂和闭塞状态,然而以罗马教......
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是对某种思想、宗教或人物的信奉和敬仰,是心灵的产物,是无悔的选择、不懈的奋斗与持久的坚守。 信仰是人生......
马丁·路德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外学者对他的评价历来就有分歧,直到1983年10月,中世纪史学会在长沙召开的专题会议,仍然对......
提起中世纪,人们往往用“黑暗”来形容,可大学就在那个时代通过与罗马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不懈斗争才形成并发展起来,大学在长期斗争之......
所谓"同工",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工作的人.但是,一个真正的同工,应该是为着同一个目标、理想、愿望而尽心尽力合作的人.那么,作为基......
2011年3~8月间,郭齐勇、温伟耀、赵林三位教授先后就“中西文化的历史源流与主流形态的确立”、“儒学和基督教对中西传统社会的影......
<正>五百年前——1517年10月,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的做法提出质疑,由此开始了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正>1517年,德国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批判罗马教廷发行的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改变了西方乃至整......
当我们回顾欧洲的16世纪,一定不会忽视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而其中影响力最大,起开端作用的便是马丁·路德在德国领导的宗教改......
公元八九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破坏圣像运动引发了基督教世界的分化和分裂,对东、西方政教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出于各自利益,东、西......
<正>侯建新老师提议我讲讲基督教,可以说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因为历史的原因,直到上个世纪末,国内学界几乎不触及这个题目,现在这个......
<正>1918年11月11日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定下的停战时刻。当这一刻到来时,战场上的士兵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在既是战胜国又......
【正】 新托马斯主义出现到今天已整整一百年了。它的出现是有深刻的阶级根源的。但从其思想史本身来讲,正如比利时卢汶大学高等哲......
论近代西方的文化起点问题赵林一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实践活动使基督教所体现的宗教精神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基督教的本质精神是要人们......
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地中海世界在政治上的"罗马化"与罗马自身在文化上的"异化"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其中,罗马与希腊、罗马与......
威克里夫顺应14世纪英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主张摆脱罗马教会的束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以<圣经>的权威......
<正>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
前言本文尝试以圣依纳爵和圣波利卡普有关的殉道文学作为焦点,来解读基督徒最早的'殉道观'。《致罗马人书》是依纳爵这位......
<正> 在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在意大利产生,这是由意大利独特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些条件不止一个,本文仅探讨商业和......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路德复兴”的热潮,然而对马丁·路德的评价却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作者就马丁·路德评价中的几......
中世纪西欧长期陷于封建分裂,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缓慢,其重要原因是基督教会压制了各国民族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基督教会顽固坚持和......
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与思想渊源计秋枫20世纪下半叶,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遇到过无数次的坎坷曲折,但却从未中断,且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显示出强......
救恩的普世性(L‘universalitadellagrazia,或称“普世性救恩”──Lagraziauniver-sale)作为一种新的神学观念,是罗马天主教会在梵二会议上制订的新的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
<正>【考情分析】对于高考中的本专题内容,(1)从内容和考点分布上看,本专题考点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都铎王朝是近代英国历史的开端,此时的英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场......
<正> 自从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产生后,一世纪后半期和二世纪初年,由于使徒彼得、保罗等的大力宣传,基督教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早期......
法兰克王国建立之初,承袭了罗马帝国晚期遗留下来的大土地制度,在重新分配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世俗贵族和教会......
<正>威克里夫:英国经院神学家,翻译家,英国散文之父(1328?-1384)1345年到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就读,并于1 362年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
在文艺复兴时代,罗马教会深陷道德罪孽之中,其主要表现是西门主义和尼古拉主义盛行。表面看来,教会失却道德的原因在于神职人员受......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开端时期的两场意义重大的社会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目的迥然相异:一个要申......
宗教改革是通过国家与教会关系的革命性转变来克服德国主权被侵犯、国家利益被损害严重危机的一种努力。通过改革产生了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