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广州市区内2-5月份常见尸食性昆虫的种群及群落演替规律,并研究了尸体上主要种类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在变温和恒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以及吗啡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在其体内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这三方面在法医昆虫学中死亡时间推断方面的应用。
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家兔尸体上尸食性昆虫生态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同时采集尸体上优势种类大头金蝇的卵,在生化培养箱饲养,与室外尸体上大头金蝇的发育进行比较。测量指标以体长和体重为主,同时记录两者化蛹与羽化时间的差异,比较在两种环境下它们生长发育的异同。进而研究吗啡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将野外采集的大头金蝇在室内饲养至第三代作为母代开始实验。选取健康家兔,经耳缘静脉按体重注射1倍致死剂量盐酸吗啡,30min后处死,取四肢肌肉低温保存。用猪肉在第三代大头金蝇中诱卵,将所诱卵块按22℃、25℃、28℃分为三组,每组设三个重复三个对照。卵块孵化16h后开始取样,每12h取样一次,依次测量体长、体重和体内吗啡含量,直至羽化。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记录各组卵的孵化时间、幼虫化蛹时间、成蝇羽化时间。样本的体长、体重,蛹长、蛹重用均值±标准差(x±sd)表示。以幼虫体长、体重均值绘制幼虫生长曲线图。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
在调查中共采集到尸食性昆虫3目12科20种。各种昆虫以一定的次序出现在尸体上,首先到达尸体的是麻蝇或丽蝇,在尸体腐败前期与中期大头金蝇是优势种,在腐烂中后期绯颜裸金蝇(Synthesiom2yia nudiseta)为优势种,残骸期主要是皮蠹类昆虫。在卵期和幼虫期,室外的平均气温是26.98℃,室外的大头金蝇比25℃恒温下培养的提前48h化蛹;蛹期的室外平均气温是23.04℃,其羽化时间比25℃恒温下培养的延迟48h。从5月9日到5月19日室外平均温度是24.69℃,与恒温25℃条件下大头金蝇的发育历期无差异。
取食含吗啡兔肉的各组大头金蝇,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长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的时间,在22℃、25℃、28℃恒温条件下依次是136h,64h,148h。22℃从136h开始,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5℃从88h开始,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22℃和28℃恒温条件下吗啡对大头金蝇的发育历期无显著性影响,25℃恒温条件下处理组比对照组缩短15h,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三种温度下从幼虫和蛹体内都可以检测到吗啡的存在,但只有28℃条件下蝇蛹内吗啡的含量与发育时间线性关系较好。
从以上结果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在广州市区2-5月,尸体上昆虫演替具有规律性,最常见的尸食性昆虫是大头金蝇,可作为广州市区代表性尸食性昆虫推断死亡时间。2.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室外的平均温度与相近恒温体条件下,大头金蝇的发育历期相近。因此可以用恒温条件下大头金蝇的生长发育规律,推测室外大头金蝇的生长发育,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3.在22℃-28℃恒温条件下,可以在取食含吗啡兔肉的大头金蝇幼虫以及蛹内检测到吗啡,但是吗啡的含量与发育时间线性关系不显著;吗啡会显著增加蛹长和蛹重,利用蛹长、蛹重与发育时间的关系,可应用于修正推断的死亡时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