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不等式(组)中的字母有妙招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不等式知识后,不但要会快速求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同时,对于一些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反过来确定其中所含字母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的问题,已成为中考不等式问题的热点,那么这类问题如何求解呢?现举例说明其常用的求解方法.
  
  1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m-1)x1,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可解.
  解 观察发现:原不等式与其解集的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得m-1<0,所以m<1.
其他文献
1958年,我国数学界掀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潮.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总结了我国东北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的调拨经验,给出了“图上作业法”的数学模型.力学研究所出版
很多著名学者(本文的学者限于非数学家,否则人数太多)重视数学.例如:孔子主张人们要学习“礼,乐,射,驭,书,数”这“六艺”,其中就有数学;庄子说:“一尺之椎,日取其半,永世而不竭”,是一种关于“极限”的数学思考;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关于“集合”的数学性思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曾在他的学园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请勿入内”(我们对此的理解是:几何学重视逻辑.他不愿与讲话不合逻辑的人
数学文字题(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或称数学应用题,是以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与关系为题材,用自然语言陈述,以执行数学运算为主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同学们,也许在读小学甚至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您:“0乘以任何数都得0”,如果我们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一数学事实就是:“若a=0,b=0,则x取任意实数等式ax=b都成立”.那
“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什么?  文[1]说,在一次公开课上,有的学生回答:“直角是正方形的4个角. ”而主讲老师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四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也是“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标准答案)  文[1]从“命题及其分类”入手,经过“数学判断与数学命题”、“逆命题的构造方法”得出结论——命题“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共有15个偏逆命题. 其中,“把命题的
翻阅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涌现了很多与计算机中的流程图有关的试题,下面选取几例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顺序型    例1 (2008茂名)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m→平方→-m→÷m→+2→结果  A.m B.m2 C.m+1 D.m-1  解 根据给出的程序图,我们把它“翻译”成数学式子应为m2-mm+2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引例 苏科版教材八(上)第45页灵活运用第9题:  如图1,点A、B在直线l的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AB′交l于点P.  (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  (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结AQ和QB,那么AQ+QB与AP+PB哪一个大?为什么?  解 (1)AB′=AP+PB.  因为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所以PB′=PB. 所以AB′=AP+PB′=AP+PB.  (2
1 问题的缘起rn近期校内开展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几位教师都上了同一个课题:苏科版九(上)3.1二次根式. 该节主要阐述的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①正确理解√a(a
Steiner定理 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BD与CE相等,则AB=AC.  文[1]对这一几何名题拓广为:  拓广定理 如图1,在△ABC中,设BD、CE分别为∠ABC、∠ACB的n≥2等分角线中的任意两条相应的分角线段,则AB≥AC的充要条件是BD≥CE.  认真拜读发现,文[1]对充分性的证明事实上只证明了:  当BD>CE时,AB>AC或AB=AC;  当BD=CE时,AB=AC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