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听出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且不受其他声部的干扰,但是刚开始唱合唱的学生却很难做到这点,他们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年的磨合才能达到这种完美的状态,这样就使合唱队在一开始合唱时就停滞不前,严重阻碍合唱队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变成合唱中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老大难”问题将永远存在,成为合唱队前进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断对学生进行听唱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听唱能力,让学生尽快走出这种瓶颈,使“老大难”不再成为老、大、难。那么在合唱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听唱训练呢?
一、渐进式训练
1.说出来
在每次教唱合唱歌曲之前,我们可以进行说唱名训练。这种训练就是教师弹出一个音符,学生说出这个音符的唱名;教师弹出一组音符(一般是四个音一组),学生再说出整组音符的唱名。把唱名说出来,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并充分地记忆教师弹奏的音符,为学生下一步的唱奠定基础。
2.唱出来
在学生充分认识唱名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唱出老师弹奏的音符和音组。老师先弹出单音和音组,学生唱出老师弹奏的单音和音组;老师再弹奏一个乐句或一句旋律的乐谱,学生唱出这个乐句或旋律的乐谱。当学生把简单的单旋律唱准之后,老师接着进行两声部旋律训练,训练时可以先从最简单的音程开始训练,一般给学生两个音,这两个音一般是三度或五度关系,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出一个音,并且要求学生把这个音唱延到四拍至八拍,在唱延的过程中记忆和稳定这个音的音准。在学生完成好音程的演唱后,我们再给出一个两声部的乐句,让学生试着唱这个两声部的乐句,在唱之前,教师可以请音准好的,唱得好的学生做二声部示范,也可以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二声部示范,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尽快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在学生已有二声部演唱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把学生分成三组三个声部,然后给出三个声部的乐句,让学生试着唱出三声部的旋律,为了使学生更专注地、更专心地投入演唱,可以请班级听音最好的学生帮助听辨各声部每次演唱的音准度和正确度,可以用加星和分发奖品的方式肯定和鼓励音准稳定的声部组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写出来
写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记忆旋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听听写写,写出他们听到的。可以先从一个单音开始听写,然后到一句旋律的听写,最后再到一个音程的听写,当学生音程听写的正确率达到95%以后,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两个声部的旋律听写,两个声部的旋律听写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进行三个声部的旋律听写。老师在进行说——唱——写这三步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急,要定下心,沉住气,慢慢地、有序地、扎实稳健地开展,从而使学生的合唱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品鉴式训练
加强听唱训练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多听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例如:听完乐曲《苗岭的早晨》、《赶花会》、《小纸船的梦》等,可以请学生说说你听到的乐器、说说你感受到的情绪、哼唱出你记忆的音乐的旋律;又如:听完歌曲《茉莉花》、《共同拥有一个家》、《小鼓手进行曲》、《乡间的小路》等,让学生说说歌曲属于哪种风格、歌曲表达的情感、演唱者的表现力如何、请学生哼唱出记忆的歌曲的旋律;如果你唱这首歌你会怎样处理和表达?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歌曲,了解到不同歌曲演唱时采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辨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三、体验式训练
当学生的听唱能力到达一定程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演唱作品、体现作品,感受自己表达的作品,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体验、表达、感受中才能找到音乐的本真。体验式训练可以让学生先在合唱训练室里面对老师进行合唱学习和演唱,此时,学生面对的人群比较单一,压力比较小,学生也更放松,演唱起来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纯净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合唱状态,并更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在学生掌握好一首合唱歌曲后,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入录音机回放给学生听,使学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情趣盎然。学生在听回放时也一定会非常专心、专注,因为他们都想在录音机里找到自己的声音,听听自己的声音是怎样的,这对学生巩固旋律、记忆旋律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再适时地配合提问,如你觉得你们演唱的声部音量均衡吗?哪个声部唱得更准一些?哪个声部表现得更好呢?哪个声部唱得更有感情?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考会进一步认识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明白该如何表达作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品赏力和表现力。最后我们可以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带到更广阔的舞台,那就是演出的现场和比赛的现场,原来学生好比井底之蛙,现在他们跳出了深井来到了陆地,来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上,学生通过演出、比赛、观摩,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真正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目标,通过观摩、比赛和演出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和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做到完美歌唱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表达方式,为更好地演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渐进式训练
1.说出来
在每次教唱合唱歌曲之前,我们可以进行说唱名训练。这种训练就是教师弹出一个音符,学生说出这个音符的唱名;教师弹出一组音符(一般是四个音一组),学生再说出整组音符的唱名。把唱名说出来,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并充分地记忆教师弹奏的音符,为学生下一步的唱奠定基础。
2.唱出来
在学生充分认识唱名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唱出老师弹奏的音符和音组。老师先弹出单音和音组,学生唱出老师弹奏的单音和音组;老师再弹奏一个乐句或一句旋律的乐谱,学生唱出这个乐句或旋律的乐谱。当学生把简单的单旋律唱准之后,老师接着进行两声部旋律训练,训练时可以先从最简单的音程开始训练,一般给学生两个音,这两个音一般是三度或五度关系,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出一个音,并且要求学生把这个音唱延到四拍至八拍,在唱延的过程中记忆和稳定这个音的音准。在学生完成好音程的演唱后,我们再给出一个两声部的乐句,让学生试着唱这个两声部的乐句,在唱之前,教师可以请音准好的,唱得好的学生做二声部示范,也可以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二声部示范,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尽快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在学生已有二声部演唱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把学生分成三组三个声部,然后给出三个声部的乐句,让学生试着唱出三声部的旋律,为了使学生更专注地、更专心地投入演唱,可以请班级听音最好的学生帮助听辨各声部每次演唱的音准度和正确度,可以用加星和分发奖品的方式肯定和鼓励音准稳定的声部组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写出来
写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记忆旋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听听写写,写出他们听到的。可以先从一个单音开始听写,然后到一句旋律的听写,最后再到一个音程的听写,当学生音程听写的正确率达到95%以后,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两个声部的旋律听写,两个声部的旋律听写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进行三个声部的旋律听写。老师在进行说——唱——写这三步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急,要定下心,沉住气,慢慢地、有序地、扎实稳健地开展,从而使学生的合唱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品鉴式训练
加强听唱训练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多听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例如:听完乐曲《苗岭的早晨》、《赶花会》、《小纸船的梦》等,可以请学生说说你听到的乐器、说说你感受到的情绪、哼唱出你记忆的音乐的旋律;又如:听完歌曲《茉莉花》、《共同拥有一个家》、《小鼓手进行曲》、《乡间的小路》等,让学生说说歌曲属于哪种风格、歌曲表达的情感、演唱者的表现力如何、请学生哼唱出记忆的歌曲的旋律;如果你唱这首歌你会怎样处理和表达?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歌曲,了解到不同歌曲演唱时采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辨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三、体验式训练
当学生的听唱能力到达一定程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演唱作品、体现作品,感受自己表达的作品,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体验、表达、感受中才能找到音乐的本真。体验式训练可以让学生先在合唱训练室里面对老师进行合唱学习和演唱,此时,学生面对的人群比较单一,压力比较小,学生也更放松,演唱起来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纯净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合唱状态,并更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在学生掌握好一首合唱歌曲后,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入录音机回放给学生听,使学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情趣盎然。学生在听回放时也一定会非常专心、专注,因为他们都想在录音机里找到自己的声音,听听自己的声音是怎样的,这对学生巩固旋律、记忆旋律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再适时地配合提问,如你觉得你们演唱的声部音量均衡吗?哪个声部唱得更准一些?哪个声部表现得更好呢?哪个声部唱得更有感情?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考会进一步认识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明白该如何表达作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品赏力和表现力。最后我们可以把学生从狭小的教室带到更广阔的舞台,那就是演出的现场和比赛的现场,原来学生好比井底之蛙,现在他们跳出了深井来到了陆地,来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上,学生通过演出、比赛、观摩,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真正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目标,通过观摩、比赛和演出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和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做到完美歌唱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表达方式,为更好地演唱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