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天生的兴趣。在初中物理中实验现象往往是形成兴趣的思维基础,观察、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学的精髓。没有实验的物理不能成为真正的物理。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既是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合作竞争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等。下面笔者结合新课标要求谈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在八年级课本《科学之旅》中怎样学好物理第一段话便向学生说明,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或实验的现象时应注意:1.应从什么地方开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现象发生变化过程的条件是什么?2.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这些现象有什么特征?能说明什么问题?3.再从这些问题中(或多次实验或众多的实例)如何判断推理、概括出什么有关性质和规律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不断掌握观察方法和提高观察的能力。例如观察水被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时,学生往往只能看到沸腾就是瓶内产生大量的汽泡、瓶口冒出大量的“白气”,并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等,对这些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只凭“生活实验”就会干扰对沸腾概念的理和掌握。为此,我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采用了因势利导的点拨,进行了有目的、恰当及时的提问来提醒学生注意,达到了边仔细观察和正确读数,边引导思考、分析、比较并将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效果。如:1.开始加热时烧杯底和内壁是否有小气泡?是怎样产生的?2.初始阶段水的温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气泡在上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其体积有什么变化?3.当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迅速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水面破裂时,这个过程温度是否变化?瓶口出现的“白气”是什么?4.当停止加热后水还会沸腾吗?为什么?如果沸腾时间较长,还会看到水温比刚沸腾时有些下降,这是为什么?
  因此,通过深入细致的实验观察可将膨胀、热传递、汽化、液化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归纳,从而达到既可使手、眼、脑同时得到训练,逐步掌握边观察、边思考的方法,又可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指要了解实验的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记录必要的数据,会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素质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我反复地要求学生每次做实验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需要测量哪个物理量?再根据实验原理考虑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种器材的规格性能及如何正确使用和读数,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设计表格等。在做实验时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认真地进行操作,力求实验准确;细心读数,如实地记录结果及数据。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整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要求学生带着如下几个问题去进行实验:1.用伏安法测定—个电阻的阻值,是采用什么方法(直接或间接)?应测量哪几个物理量?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2.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哪些仪器和器材?各有何用处?电表的规格(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允许极限等)如何?怎样读数?3.设计—个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拟定—个实验步骤。在连接电路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事项?4.为什么本次实验最少要测量出三组以上数据?怎样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怎样计算被测电阻的平均值?
  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注意与实验有关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实验效果。同时强调做实验要手脑并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对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以减少误差,使学生始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从而更有效地掌握基础实验技能,逐步提高实验能力。
  三、注重培养实验的合作竞争精神
  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实验情景,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的竞争提供机会。例如在八年级第三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做实验前我只略讲了一些准备知识,提出了本次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并且指出这次实验一个人难以完成,最好由二到四人的小组合作完成。然后让他们几人一组,先设计实验方案,待老师把实验仪器分发下去后让他们自己想出各种方法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只见有的小组走出阳台,在太阳下,一人拿着凸透镜,一人拿着光屏,另一人拿皮尺在测量;有的小组在光具座上找,一人移动光屏,一人调试蜡烛的高度,一人在记录,忙得不可开交。我在巡视时及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还要观察所成的像有什么不同;记录两个距离,多做几次,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后,小组相互交流评价、归纳,最后得出了实验结论。整节课教师讲得少,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终身学习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每位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和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猜想、假设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在日常生活中绽放锋芒。合唱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它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成为参与面最广、普及性最强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合唱中结合情感的强大力量,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如何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说过:“什么是写作?写作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也就是写作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打破“命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情感”这一框架,解脱各种高标准式的限制,才能避免出现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假话,张扬个性,放飞想象。  一、激发表达欲望,提倡真实写作  让学生“如实地”和“自然地”
心理学表明,一年级的儿童仍处在爱玩游戏、好动的阶段。他们习惯于形象直观、活动性强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使“识字”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乐于“识字”呢?  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每课以随文学字为主,每课生字约为十三四个,这些字分两类,一是要求会认的字,二是要求会写的字。要是单一地一成不变地采用说教模式,学生很快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分散,更何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两课时内熟练
初中生在实验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尽管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动手实践,在实验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较低,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往往并不理想。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做实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实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推进器呢?   一、做导游,引导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和方法   导游的任
学习《跳水》一课,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他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学了《小猴子下山》,学生争论:“小猴子选择大的好的东西,到底对不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 “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他们都是利用音乐活动这种途径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音乐活动不拘形式,幼儿在其过程中能自主地去认知、感知,从而得到亲自体验的快乐。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同。作为幼儿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内化教育行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应恰到好处,让幼儿在自发的探究学习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积累
互动教学将课堂作为一个由教学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的教学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教者有学,学者也教,相互对话,交流信息,互动互补,相生相长。因此,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比斯特指出:“处于伟大上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在步入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竞争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检验我们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每当新学期开始,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不会穿衣服”、“我们家宝宝不会上厕所”、“我的……”这难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吗?我们的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