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1 学生形成概念的困难分析
(1)缺少认知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对体验事物的归纳过程.缺少感性认知,必然导致概念形成困难.如“机械波”,学生能否通过大量的体验之后,一看到这个概念,脑子里就出现横波与纵波的图景.
(2)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很多概念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数学公式,但只从数学角度理解却是错误的.如电场强度“E=F/q”,学生经常会错误的理解为“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处电荷电量成反比”.
(3)前概念的干扰.如“力”概念与“力气”口语表达.
(4)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
(5)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遇到相似概念的干扰时,马上暴露问题.
2 元认知理论角度分析概念教学
2.1 元认知相关理论
元认知不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而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控制与调节过程.
如在学习活动展开时,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对其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具体包括:明确活动目标、计划实施步骤、选择应用策略、预测结果等.
2.2 三维目标与元认知理论一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物理学习的体验性、过程性,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这些要求与元认知理论中的体验要求完全一致.
2.3 元认知理论对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学生形成概念的五点困难中,第一点“缺少认知体验”和第三点“前概念的干扰”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知与不知、成功与失败的元认知体验.第五点“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原因在于缺少对归因的认知体验.第二点“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和第四点“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主要在于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不足,不能在认识与运用知识时通过监控,调整学习策略,以更利于个体学习.
3 元认知视角下的概念教学重构
3.1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教学片段——回复力
(1)演示实验: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配合动画)
学生活动:想象周期性运动的图象.
(2) (感知体验)哪些物理量变化我们可以从实验中看出来?
学生活动:速度、位移、力(弹簧形变)…
(3)不同的位置时这些量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
动画示范(画5个点):A点,A→O,O,O→B,B.
学生活动:(视觉感知)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并填表.
小组活动:结合动画分析向同桌讲述,形成思维冲突,自我纠错.
(4) (引导提升)学生根据填好的表格总结一下速度、位移变化的特点?周期性;反向变化(一增一减)
(5) (归因分析)振子为什么做这种往复运动?
学生反思迁移:根据力学知识,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决定物体的运动,因此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运动原因?振子受到哪几个力?合力由什么力决定?
学生回顾:胡克定律,分析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
⑹从作用效果的角度得出回复力的定义.
学生体验:发给每个学生一根弹簧,学生边思考边感受弹力变化情况.
学生归纳:从表格中寻找规律.
得出表达式F=-kx.
学生讨论:公式中“-”的含义.
(7)知识迁移:音叉叉股上各点的振动,摆钟摆动.归纳,所有的简谐运动其回复力都满足关系式F=-kx,注意k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课堂设计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从典型现象到简单模型,从直观现象到本质思考,环环相扣,不断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引导自己研究,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几个物理量的研究顺序,本课采用“先速度,位置变化,再力,加速度”的思路.有的教师上课采用“先位移,再力,再加速度,最后速度”的思路.初看起来,第二个似乎更有道理,有合外力,才有加速度,才清楚速度变化.但仔细思考后,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简谐运动时,是马上进行受力分析呢?还是先研究一下这个运动的特点,是否与以前所学不一样,再进一步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运动不一样,它的受力有何特点?所以从元认知的自我监控与调整的角度看,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元认知规律.
感受弹力变化的设计.有的老师直接讲解弹力变化,初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有了胡克定律,学生一想也就明白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回复力是这节课的难点,“不等于弹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这两个点都易错.通过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对回复力有一个元认知体验,对回复力的领会更加深刻.
3.2 物理概念教学优化策略及模式
以上课堂的实例分析可知,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概念教学更符合其形成的规律,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丰富的元认知体验.丰富的典型实例,包括易干扰的认知体验是学生建立正确概念的关键.教材中实例丰富,且配了不少彩图,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可收集更多的实例,最好能设计随堂实验,让学生能参与其中.例如“加速度”概念的形成是通过“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改变相同时所用的时间不同,比较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学生举例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三种不同表述的物理情景.再引入了“加速度”.
(2)科学的抽象与提炼.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师生共同研究最典型、直观的模型,接着扩充其他模型,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如点电荷的模型,先是很小的带电微粒,再是相距很远的带电体,最后是相距较近的两个小球,分析看作点电荷时受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3)知识形成的合理顺序.从原有知识开始,先感性,后理性,在学生的认知→体验→监控→再认知→再体验中逐步生成准确的概念.如简谐运动中“速度(来自图象的感性认识)→位置变化(对运动的直接体验)→弹力(旧有知识)→解释与位移关系(认识冲突,元认知监控,自我纠错)→回复力(随堂实验,再认知,体验负号的意义)→加速度→动能→势能→完整表格(学生理清思路,明白各物理的意义与变化规律)”的学习顺序.
(4)在认知过程中不断监控.自我监控是形成概念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在简谐运动教学中,先是看到什么,反问自己:“这个运动与以前 学过的运动一样吗?”再想一下有什么特点,反问自己:“我能否总结出规律?”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呢?反问自己:“我应该从哪个物理量开始研究运动?”再思考,描述这个运动的其他物理量有什么规律,反问自己:“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怎样的研究顺序能更清晰地揭示这些规律.”
综上分析,形成概念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不断自我提问,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最后,运用概念,对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内涵和外延.
由此,形成优化后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
1 学生形成概念的困难分析
(1)缺少认知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对体验事物的归纳过程.缺少感性认知,必然导致概念形成困难.如“机械波”,学生能否通过大量的体验之后,一看到这个概念,脑子里就出现横波与纵波的图景.
(2)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很多概念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数学公式,但只从数学角度理解却是错误的.如电场强度“E=F/q”,学生经常会错误的理解为“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处电荷电量成反比”.
(3)前概念的干扰.如“力”概念与“力气”口语表达.
(4)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
(5)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遇到相似概念的干扰时,马上暴露问题.
2 元认知理论角度分析概念教学
2.1 元认知相关理论
元认知不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而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控制与调节过程.
如在学习活动展开时,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对其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具体包括:明确活动目标、计划实施步骤、选择应用策略、预测结果等.
2.2 三维目标与元认知理论一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物理学习的体验性、过程性,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这些要求与元认知理论中的体验要求完全一致.
2.3 元认知理论对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学生形成概念的五点困难中,第一点“缺少认知体验”和第三点“前概念的干扰”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知与不知、成功与失败的元认知体验.第五点“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原因在于缺少对归因的认知体验.第二点“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和第四点“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主要在于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不足,不能在认识与运用知识时通过监控,调整学习策略,以更利于个体学习.
3 元认知视角下的概念教学重构
3.1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教学片段——回复力
(1)演示实验: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配合动画)
学生活动:想象周期性运动的图象.
(2) (感知体验)哪些物理量变化我们可以从实验中看出来?
学生活动:速度、位移、力(弹簧形变)…
(3)不同的位置时这些量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
动画示范(画5个点):A点,A→O,O,O→B,B.
学生活动:(视觉感知)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并填表.
小组活动:结合动画分析向同桌讲述,形成思维冲突,自我纠错.
(4) (引导提升)学生根据填好的表格总结一下速度、位移变化的特点?周期性;反向变化(一增一减)
(5) (归因分析)振子为什么做这种往复运动?
学生反思迁移:根据力学知识,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决定物体的运动,因此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运动原因?振子受到哪几个力?合力由什么力决定?
学生回顾:胡克定律,分析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
⑹从作用效果的角度得出回复力的定义.
学生体验:发给每个学生一根弹簧,学生边思考边感受弹力变化情况.
学生归纳:从表格中寻找规律.
得出表达式F=-kx.
学生讨论:公式中“-”的含义.
(7)知识迁移:音叉叉股上各点的振动,摆钟摆动.归纳,所有的简谐运动其回复力都满足关系式F=-kx,注意k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课堂设计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从典型现象到简单模型,从直观现象到本质思考,环环相扣,不断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引导自己研究,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几个物理量的研究顺序,本课采用“先速度,位置变化,再力,加速度”的思路.有的教师上课采用“先位移,再力,再加速度,最后速度”的思路.初看起来,第二个似乎更有道理,有合外力,才有加速度,才清楚速度变化.但仔细思考后,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简谐运动时,是马上进行受力分析呢?还是先研究一下这个运动的特点,是否与以前所学不一样,再进一步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运动不一样,它的受力有何特点?所以从元认知的自我监控与调整的角度看,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元认知规律.
感受弹力变化的设计.有的老师直接讲解弹力变化,初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有了胡克定律,学生一想也就明白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回复力是这节课的难点,“不等于弹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这两个点都易错.通过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对回复力有一个元认知体验,对回复力的领会更加深刻.
3.2 物理概念教学优化策略及模式
以上课堂的实例分析可知,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概念教学更符合其形成的规律,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丰富的元认知体验.丰富的典型实例,包括易干扰的认知体验是学生建立正确概念的关键.教材中实例丰富,且配了不少彩图,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可收集更多的实例,最好能设计随堂实验,让学生能参与其中.例如“加速度”概念的形成是通过“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改变相同时所用的时间不同,比较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学生举例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三种不同表述的物理情景.再引入了“加速度”.
(2)科学的抽象与提炼.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师生共同研究最典型、直观的模型,接着扩充其他模型,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如点电荷的模型,先是很小的带电微粒,再是相距很远的带电体,最后是相距较近的两个小球,分析看作点电荷时受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3)知识形成的合理顺序.从原有知识开始,先感性,后理性,在学生的认知→体验→监控→再认知→再体验中逐步生成准确的概念.如简谐运动中“速度(来自图象的感性认识)→位置变化(对运动的直接体验)→弹力(旧有知识)→解释与位移关系(认识冲突,元认知监控,自我纠错)→回复力(随堂实验,再认知,体验负号的意义)→加速度→动能→势能→完整表格(学生理清思路,明白各物理的意义与变化规律)”的学习顺序.
(4)在认知过程中不断监控.自我监控是形成概念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在简谐运动教学中,先是看到什么,反问自己:“这个运动与以前 学过的运动一样吗?”再想一下有什么特点,反问自己:“我能否总结出规律?”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呢?反问自己:“我应该从哪个物理量开始研究运动?”再思考,描述这个运动的其他物理量有什么规律,反问自己:“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怎样的研究顺序能更清晰地揭示这些规律.”
综上分析,形成概念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不断自我提问,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最后,运用概念,对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内涵和外延.
由此,形成优化后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