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视角下的概念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1 学生形成概念的困难分析
  (1)缺少认知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对体验事物的归纳过程.缺少感性认知,必然导致概念形成困难.如“机械波”,学生能否通过大量的体验之后,一看到这个概念,脑子里就出现横波与纵波的图景.
  (2)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很多概念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数学公式,但只从数学角度理解却是错误的.如电场强度“E=F/q”,学生经常会错误的理解为“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处电荷电量成反比”.
  (3)前概念的干扰.如“力”概念与“力气”口语表达.
  (4)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
  (5)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遇到相似概念的干扰时,马上暴露问题.
  2 元认知理论角度分析概念教学
  2.1 元认知相关理论
  元认知不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而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控制与调节过程.
  如在学习活动展开时,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对其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具体包括:明确活动目标、计划实施步骤、选择应用策略、预测结果等.
  2.2 三维目标与元认知理论一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物理学习的体验性、过程性,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这些要求与元认知理论中的体验要求完全一致.
  2.3 元认知理论对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学生形成概念的五点困难中,第一点“缺少认知体验”和第三点“前概念的干扰”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知与不知、成功与失败的元认知体验.第五点“缺少相似概念的辨析和本质属性的挖掘”原因在于缺少对归因的认知体验.第二点“数学表达不等于物理意义”和第四点“概念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主要在于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不足,不能在认识与运用知识时通过监控,调整学习策略,以更利于个体学习.
  3 元认知视角下的概念教学重构
  3.1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能量》教学片段——回复力
  (1)演示实验: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配合动画)
  学生活动:想象周期性运动的图象.
  (2) (感知体验)哪些物理量变化我们可以从实验中看出来?
  学生活动:速度、位移、力(弹簧形变)…
  (3)不同的位置时这些量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
  动画示范(画5个点):A点,A→O,O,O→B,B.
  学生活动:(视觉感知)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并填表.
  小组活动:结合动画分析向同桌讲述,形成思维冲突,自我纠错.
  (4) (引导提升)学生根据填好的表格总结一下速度、位移变化的特点?周期性;反向变化(一增一减)
  (5) (归因分析)振子为什么做这种往复运动?
  学生反思迁移:根据力学知识,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决定物体的运动,因此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运动原因?振子受到哪几个力?合力由什么力决定?
  学生回顾:胡克定律,分析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
  ⑹从作用效果的角度得出回复力的定义.
  学生体验:发给每个学生一根弹簧,学生边思考边感受弹力变化情况.
  学生归纳:从表格中寻找规律.
  得出表达式F=-kx.
  学生讨论:公式中“-”的含义.
  (7)知识迁移:音叉叉股上各点的振动,摆钟摆动.归纳,所有的简谐运动其回复力都满足关系式F=-kx,注意k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课堂设计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从典型现象到简单模型,从直观现象到本质思考,环环相扣,不断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引导自己研究,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几个物理量的研究顺序,本课采用“先速度,位置变化,再力,加速度”的思路.有的教师上课采用“先位移,再力,再加速度,最后速度”的思路.初看起来,第二个似乎更有道理,有合外力,才有加速度,才清楚速度变化.但仔细思考后,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简谐运动时,是马上进行受力分析呢?还是先研究一下这个运动的特点,是否与以前所学不一样,再进一步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运动不一样,它的受力有何特点?所以从元认知的自我监控与调整的角度看,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元认知规律.
  感受弹力变化的设计.有的老师直接讲解弹力变化,初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有了胡克定律,学生一想也就明白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回复力是这节课的难点,“不等于弹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这两个点都易错.通过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对回复力有一个元认知体验,对回复力的领会更加深刻.
  3.2 物理概念教学优化策略及模式
  以上课堂的实例分析可知,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概念教学更符合其形成的规律,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丰富的元认知体验.丰富的典型实例,包括易干扰的认知体验是学生建立正确概念的关键.教材中实例丰富,且配了不少彩图,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可收集更多的实例,最好能设计随堂实验,让学生能参与其中.例如“加速度”概念的形成是通过“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改变相同时所用的时间不同,比较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学生举例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三种不同表述的物理情景.再引入了“加速度”.
  (2)科学的抽象与提炼.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师生共同研究最典型、直观的模型,接着扩充其他模型,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如点电荷的模型,先是很小的带电微粒,再是相距很远的带电体,最后是相距较近的两个小球,分析看作点电荷时受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3)知识形成的合理顺序.从原有知识开始,先感性,后理性,在学生的认知→体验→监控→再认知→再体验中逐步生成准确的概念.如简谐运动中“速度(来自图象的感性认识)→位置变化(对运动的直接体验)→弹力(旧有知识)→解释与位移关系(认识冲突,元认知监控,自我纠错)→回复力(随堂实验,再认知,体验负号的意义)→加速度→动能→势能→完整表格(学生理清思路,明白各物理的意义与变化规律)”的学习顺序.
  (4)在认知过程中不断监控.自我监控是形成概念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在简谐运动教学中,先是看到什么,反问自己:“这个运动与以前 学过的运动一样吗?”再想一下有什么特点,反问自己:“我能否总结出规律?”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呢?反问自己:“我应该从哪个物理量开始研究运动?”再思考,描述这个运动的其他物理量有什么规律,反问自己:“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怎样的研究顺序能更清晰地揭示这些规律.”
  综上分析,形成概念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不断自我提问,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最后,运用概念,对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内涵和外延.
  由此,形成优化后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
其他文献
英国科学家波普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在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在探索过程重要的思维方式,当问题解决完之后,人类又会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学模式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他们会尝试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去探究问题,虽然无法像科学家高深度地探究,但却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思维去探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问题链或
猜想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猜想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而学生是否掌握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是否具有猜想与假设的良好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好坏和质量的高低.笔者就如何让猜想变得精彩,谈一些粗浅的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标量,不存在方向问题,但有正负之分,正负表示什么物理意义呢?  1 传统的教学方式  应用公式W=Flcosα分析,当α>90°时,cosα0 ,这就是力F做正功的情形.此时力F的方向大致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力F是推动物体运动的力(这时力F称为动力),当α=90°时,cos
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给中学的教育特别是物理这样的学科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  1对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分析  1.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本质属性  当今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以及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源和技术过程,从而提升绩效、促进学习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活动之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以及人类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凡是能够影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章,教材中呈现的是基于实验的研究,结合生活实际,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相关公式及图象表述方式.其中,由于公式较多,且解决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公式但繁简度不同,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尤其会对初接触高中物理的学生带来畏难情绪.本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众多公式进行优化归类,并指明优先方案,以期达到能迅速选用
在笔纸评价制度的现状下,习题是笔纸应试制度现状下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与此同时,习题在命制过程中的导向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物
1错图分析在《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为《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中,谈到“物体的受力分析”时,教材讨论了一个静止于斜面上的滑块,并给出了两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反映物理学习很困难,从物理学科自身看,这种困难有的是因为相似的物理概念容易混淆造成的;有的是物理原理、规律呈现的思维跨度大造成的;有的是物理量间
中学物理“教”与“学”的过程,就是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而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离不开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逻辑思维的应用,本文以2014年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探讨中学物理问题分析的策略.  1问题解决源于基础知识  例题1(2014年无锡)有一电热水器,质量为20 k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 kg.该热水器额定电压是220 V,内部有两个加热管,有三档不同的加热功率,其中最大额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