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教师无不发出感慨——学生太难教了.理论上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得出,每一名学生都累死老师.因为教师的教学只顾眼前利益,只重视本册书每一名学生学扎实,考出好的成绩,不顾学生的长足发展,等到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将你所教内容又忘掉了好多,老师再重复强调,循环往复,教师能不累吗?然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在初中年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有不少困难,但并非难到不能实施。首先要求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如果教师在守株待兔,坐观其变,不肯动手尝试是不可能成功的;其次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刚开始实施时,学生很兴奋,因为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很有兴趣,所以刚开始的实施时班上的学习氛围看似很高涨,但实际上真正的让学生适应这种小组合作,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精神还需要时间。我们的学生小到自己的同桌,大至以后的工作环境,合作成员都难以随心更换。都必须更快的适应,很好的长时间的合作。我的固定小组合作模式就是全面考虑分组优劣因素,六个学生一组在课堂之外互帮互助,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小组长带头发挥作用,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合作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固定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改变了学生在传统学习中的单维学习,丰富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是培养了各个小组长的指导能力,各个组员之间的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长期合作能力。让固定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延续合作学习。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学生之间的一种学习情境和精神氛围。并且一旦形成一种气候,将改变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氛围,减轻教师课后辅导学困生的负担,使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提高班级学习数学的层次上。
为此,我从学生的整个学习数学过程入手。进行了我的课堂之外固定六人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虽然我的有些做法是否合适还有待探讨,但此时勇于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之前我们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即将被分组的学生的差异,包括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差异。在分组的过程当中考虑的因素越多那么小组之间的平衡性就越高,同时也为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的原则。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而不是娱乐小组。要清楚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解决学习问题。如何更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优化六人组合,我个人的做法如下:
1.首先将班级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和能力强弱排好名次,然后按1:3:2的比例(优生一个,中等的学生3个,学困生2个)分成十个个组。其中组长人选必须是基础知识掌握好,主动学习,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小组长不光是小组当中的学习带头人,同时也是学困生的师傅。另外三名学生为了让他们之间能相互督促和追赶,以每次学习结果优先于另外两个为目标,谁优先这个阶段谁就是另外两个人的师傅。
2.初步分组后,要做好所有学生的思想工作:当今社会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合作,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当我们自己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通过小组的协作解决问题的效果就会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合理、花的时间越少。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增强了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目前分组也许不如你意,但是,这对你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每个同学都要学会适应对方,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适应整个小组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自己的成绩有飞跃。如果确实有特殊原因没办法很好合作,个别考虑更换伙伴。一周后,所有组的成员固定,本学期内不再变更。
二、小组的运行模式
1.小组确定好之后以六人小组的形式安排好座位,便于小组的成员讨论,至于有学生对位置不满意的,小组之间的成员去协商,老师从旁协助。
2.班级的常规工作,以六人分组为标准展开。组长分工要明确。
3.组长要做拟定好组规,要让每个成员遵守本组组规。
4.遇到不懂的问题师傅要帮助解决,并负责同类型问题再次出题,看是否掌握。
5.每周一次开小组学习会。每个同学说明自己本周学习情况,并由组长做好总结。
6.当徒弟进步时要给予鼓励,当徒弟懒散时,学习放松时要给予严厉批评,并督促其改进,也可给其指定短期目标。当徒弟暂时学习上有情感障碍时要帮助一起克服。比如和他谈心,建议解决方法,必要时也可向我说明,寻求支持。
三、奖罚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详尽和公平是学生努力的一个方向。奖罚机制中有两个标准:
一是隐性的但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老师每一次对进步学生的口头激励或批评。在合适的时间你的激励会是让学生坚持这么去努力的一个原动力。针对已存在差异,但又有着巨大潜能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而我的每一次口头激励都在告诉学生你获得了一些成就,你有潜力继续获得更多的成就,促使学生提高被激励的需要,有了一种希望自己成功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乐于学习。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采取一人犯错,集体受罚的制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光会影响到自己,更会影响到整个小组。从而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二是和班级的评比制度挂钩,将优胜组的学生名单汇报给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和物质上的奖励,并上墙祝贺!以次表明我们的合作学习是一件比较“严肃”并且需要每个同学认真去做的事情,让每个学生更加重视合作的存在以及合作带给我们的学习进步了的快乐。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奖励,奖励时都必须整组六人一起奖励,荣辱与共。让学生们知道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小组负责。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它同学的学习负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对集体负责,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不能有消极等待或依赖小组其它成员的思维情绪,而是和组员形成积极互赖的关系。当然不妨以“特别是某某同学表现出色”这样的话语指出学生中的榜样,让别的同学像他学习。
经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只有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有情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比以前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经过半个学期的师徒接对固定合作。我们的学生学习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最后我个人要强调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把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地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能走的更远。
实践证明,在初中年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有不少困难,但并非难到不能实施。首先要求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如果教师在守株待兔,坐观其变,不肯动手尝试是不可能成功的;其次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刚开始实施时,学生很兴奋,因为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很有兴趣,所以刚开始的实施时班上的学习氛围看似很高涨,但实际上真正的让学生适应这种小组合作,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精神还需要时间。我们的学生小到自己的同桌,大至以后的工作环境,合作成员都难以随心更换。都必须更快的适应,很好的长时间的合作。我的固定小组合作模式就是全面考虑分组优劣因素,六个学生一组在课堂之外互帮互助,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小组长带头发挥作用,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合作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固定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改变了学生在传统学习中的单维学习,丰富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是培养了各个小组长的指导能力,各个组员之间的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长期合作能力。让固定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延续合作学习。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学生之间的一种学习情境和精神氛围。并且一旦形成一种气候,将改变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氛围,减轻教师课后辅导学困生的负担,使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提高班级学习数学的层次上。
为此,我从学生的整个学习数学过程入手。进行了我的课堂之外固定六人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虽然我的有些做法是否合适还有待探讨,但此时勇于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之前我们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即将被分组的学生的差异,包括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差异。在分组的过程当中考虑的因素越多那么小组之间的平衡性就越高,同时也为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的原则。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而不是娱乐小组。要清楚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解决学习问题。如何更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优化六人组合,我个人的做法如下:
1.首先将班级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和能力强弱排好名次,然后按1:3:2的比例(优生一个,中等的学生3个,学困生2个)分成十个个组。其中组长人选必须是基础知识掌握好,主动学习,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小组长不光是小组当中的学习带头人,同时也是学困生的师傅。另外三名学生为了让他们之间能相互督促和追赶,以每次学习结果优先于另外两个为目标,谁优先这个阶段谁就是另外两个人的师傅。
2.初步分组后,要做好所有学生的思想工作:当今社会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合作,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当我们自己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通过小组的协作解决问题的效果就会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合理、花的时间越少。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增强了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目前分组也许不如你意,但是,这对你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每个同学都要学会适应对方,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适应整个小组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自己的成绩有飞跃。如果确实有特殊原因没办法很好合作,个别考虑更换伙伴。一周后,所有组的成员固定,本学期内不再变更。
二、小组的运行模式
1.小组确定好之后以六人小组的形式安排好座位,便于小组的成员讨论,至于有学生对位置不满意的,小组之间的成员去协商,老师从旁协助。
2.班级的常规工作,以六人分组为标准展开。组长分工要明确。
3.组长要做拟定好组规,要让每个成员遵守本组组规。
4.遇到不懂的问题师傅要帮助解决,并负责同类型问题再次出题,看是否掌握。
5.每周一次开小组学习会。每个同学说明自己本周学习情况,并由组长做好总结。
6.当徒弟进步时要给予鼓励,当徒弟懒散时,学习放松时要给予严厉批评,并督促其改进,也可给其指定短期目标。当徒弟暂时学习上有情感障碍时要帮助一起克服。比如和他谈心,建议解决方法,必要时也可向我说明,寻求支持。
三、奖罚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详尽和公平是学生努力的一个方向。奖罚机制中有两个标准:
一是隐性的但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老师每一次对进步学生的口头激励或批评。在合适的时间你的激励会是让学生坚持这么去努力的一个原动力。针对已存在差异,但又有着巨大潜能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而我的每一次口头激励都在告诉学生你获得了一些成就,你有潜力继续获得更多的成就,促使学生提高被激励的需要,有了一种希望自己成功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乐于学习。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采取一人犯错,集体受罚的制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光会影响到自己,更会影响到整个小组。从而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二是和班级的评比制度挂钩,将优胜组的学生名单汇报给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和物质上的奖励,并上墙祝贺!以次表明我们的合作学习是一件比较“严肃”并且需要每个同学认真去做的事情,让每个学生更加重视合作的存在以及合作带给我们的学习进步了的快乐。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奖励,奖励时都必须整组六人一起奖励,荣辱与共。让学生们知道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小组负责。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它同学的学习负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对集体负责,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不能有消极等待或依赖小组其它成员的思维情绪,而是和组员形成积极互赖的关系。当然不妨以“特别是某某同学表现出色”这样的话语指出学生中的榜样,让别的同学像他学习。
经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只有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有情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比以前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经过半个学期的师徒接对固定合作。我们的学生学习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最后我个人要强调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把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地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