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性阳光照耀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邱少云像一块千斤巨石?”“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潜伏部队离敌人很近?”“如果邱少云动一动会怎么样……”在五六个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邱少云烈火烧身的场面。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的心里话”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有“邱少云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等空洞的口号。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对英雄人物产生敬仰。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拨,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感受相当深刻,有人在朗读时还流下了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难能可贵的“碰撞”。如果没有亲身去阅读、感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进行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摹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学中,可以对照白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这些人、物在夜晚都怎么样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沉浸在恬静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遵循的原则,针对小学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确立综合性学习目标;2. 拓展文本,丰富综合性学习内容;3. 科学评价,促进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部分内容,它将小学语文中字词句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统一整
“语文”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教师教学主要目标是传授语文知识和传播文化。同时,“语文”也是美学载体,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斯宾塞曾说:“我们所赋予审美教育及其赏心乐事的价值,并不少于其他的东西。倘使没有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其他自然美所产生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美好的意义。我们不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学习中,学生既要获取学问知识,更需要获取实践知识。学问知识可以由教师通过言传的方式教给学生,而实践知识因为其复杂性、情境性,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习。读和写的能力是中考试卷中主要考察的,这两种能力的生成需要借助学问知识,更多的还是需要借助实践性知识。在学生获取读写的实践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起指导作用,应该设定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并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正确指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从阅读中学习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常识,吸取精神营养,因而,阅读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培养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而重视阅读教学,必须重视以下两方面的教学:    一、阅读教学须重视理解知识这一层的教学    1.理解知识教学是其它层次教学基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这必需的基础知识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