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默生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学生运算能力不仅仅是指能够根据法则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运算的意义和运算的算理,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学生的细心习惯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老师通过审题、书写、倾听表达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一、利用“读数学”培养细心观察习惯
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常常拿笔就做,不去认真地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中出现了比较低级的错误。细心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分析的起点和依据,只有审题正确,才能顺利地解题。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因此,细心观察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后再动笔。
1.圈出关键词
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首先应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接着找出题中关键性字、词、句,弄清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2.看清计算题
计算题教学主要通过看运算符号、想运算顺序、画运算线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3.审题贯穿始终
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巧用“写数学”培养细心书写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就要有流利书写的能力。”数学学习的书写主要体现在作业上,数学学科里培养学生写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学习中,教师普遍重视孩子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强调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却忽视了孩子正确流利的书写。教师忽略孩子的书写训练,再加上孩子生理发展的特点——手还没有发育完整,我们就看到糟糕的书写导致的数学错误。
1.教师规范的板演
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循,教师要十分注意板书的规范工整、教学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与精炼性,努力促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2.验算习惯的培养
验算相当于又让学生计算一遍,表面上看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保证计算正确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采用估算、口头验算,逆运算等不同的验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3.数学本上的书写
在刚入学的时候,让学生先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数字,在数学本上练习书写加法和减法算式,强调书写要规范和书写的格式。在每天的课堂上进行不间断的练习,在学生的作业中寻找书写规范的作业,让学生学身边的榜样,更好的体现数学的规范美。正确的书写可以给学生一个形象的并且记忆深刻的表象。
三、常用“说数学”培养细心思考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所谓说数学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我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說,等等。通过说,不仅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同时也提高了思维的逻辑性。
1.听老师说培养细心倾听的习惯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简明、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学生叙述中如出现用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细心倾听的习惯。
2.听同学说培养细心交流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应该做到,交流时轻声细语,不干扰其他小组的活动,轮流发言,鼓励人人参与,分享观点和意见。交流的时候认真仔细的听同学说了什么,在交流的时候避免观点重复。在课堂上养成细心交流的习惯。
3.会自己说培养细心表达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教学的时候应尽量引导学生表达的时候,要注意思维逻辑的顺序,尽量做到用词准确到位,并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细心表达的习惯。
一、利用“读数学”培养细心观察习惯
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常常拿笔就做,不去认真地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中出现了比较低级的错误。细心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分析的起点和依据,只有审题正确,才能顺利地解题。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因此,细心观察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后再动笔。
1.圈出关键词
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首先应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接着找出题中关键性字、词、句,弄清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2.看清计算题
计算题教学主要通过看运算符号、想运算顺序、画运算线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3.审题贯穿始终
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巧用“写数学”培养细心书写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就要有流利书写的能力。”数学学习的书写主要体现在作业上,数学学科里培养学生写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学习中,教师普遍重视孩子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强调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却忽视了孩子正确流利的书写。教师忽略孩子的书写训练,再加上孩子生理发展的特点——手还没有发育完整,我们就看到糟糕的书写导致的数学错误。
1.教师规范的板演
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循,教师要十分注意板书的规范工整、教学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与精炼性,努力促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2.验算习惯的培养
验算相当于又让学生计算一遍,表面上看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保证计算正确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采用估算、口头验算,逆运算等不同的验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3.数学本上的书写
在刚入学的时候,让学生先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数字,在数学本上练习书写加法和减法算式,强调书写要规范和书写的格式。在每天的课堂上进行不间断的练习,在学生的作业中寻找书写规范的作业,让学生学身边的榜样,更好的体现数学的规范美。正确的书写可以给学生一个形象的并且记忆深刻的表象。
三、常用“说数学”培养细心思考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所谓说数学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我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說,等等。通过说,不仅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同时也提高了思维的逻辑性。
1.听老师说培养细心倾听的习惯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简明、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学生叙述中如出现用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细心倾听的习惯。
2.听同学说培养细心交流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应该做到,交流时轻声细语,不干扰其他小组的活动,轮流发言,鼓励人人参与,分享观点和意见。交流的时候认真仔细的听同学说了什么,在交流的时候避免观点重复。在课堂上养成细心交流的习惯。
3.会自己说培养细心表达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教学的时候应尽量引导学生表达的时候,要注意思维逻辑的顺序,尽量做到用词准确到位,并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细心表达的习惯。